9月28日晚,天津大学以“百卅荣光 逐梦未来”为主题,在北洋园校区举办迎国庆、迎校庆、迎新生文艺晚会。“百卅荣光 逐梦未来”晚会现场。天津大学供图晚会在朝气蓬勃的开场歌舞《天大少年》中拉开帷幕。青年教师、新生代表与说唱歌手联袂出演,以跃动的节奏和闪亮的舞台形象,全景展现了天大学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节目将“天大少年”在校园内外、祖国各地的杰出代表浓缩为生动缩影,让新生看见榜样力量,点燃全场热情。“百卅荣光 逐梦未来”晚会现场。
日前,天津大学以“百卅荣光 逐梦启航”为主题举办迎国庆、迎校庆、迎新生文艺晚会。1500余名师生齐聚一堂,在艺术盛宴中共同迎接新中国76周年华诞、欢迎2025级新生的到来。晚会生动传递了“从未来到未来”的育人理想,成为让广大新生难忘的艺术一课。
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之际,天津大学校友伉俪——国家微纳制造创新中心董事长高峰,明石创新技术集团董事、总经理唐焕新重返母校,捐赠1.3亿元人民币,设立“天津大学脑机接口学科建设基金”,为母校庆生。
9月28日晚,天津大学以“百卅荣光 逐梦启航”为主题,在北洋园校区举办迎国庆、迎校庆、迎新生文艺晚会。1500余名师生齐聚一堂,在艺术盛宴中共同迎接新中国76周年华诞、欢迎2025级新生的到来。晚会生动传递了“从未来到未来”的育人理想,成为让广大新生难忘的艺术一课。
“学校愿为同学们架起一座‘未来望远镜’,助力每一位天大人更早、更清晰地看到星辰大海。”9月23日的开学典礼上,天津大学校长柴立元这样勉励新生。在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的大门口,一方巨石庄严矗立,老校长茅以升手书的校训“实事求是”四个大字,笔力遒劲、厚重雄浑,成为这座学府迎接130周年求索未来的奋进脚注。今年以来,天津大学的科学家们连续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重要论文,在超分子化学、能源电化学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践行着实事求是的校训。
作为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10月2日天津大学即将迎来建校130周年。百卅征程,"向新而行、创新不止"的基因早已深深融入这所学府的血脉。立足新时代,天津大学面向国家所需、未来所向,以新质生产力为牵引。开拓前沿学科,培育未来人才。在传承与创新的交响中,展现出历久弥新的蓬勃风华。
今年秋季学期,天津大学首批16个微专业开放选课,报名人数达1253人,其中“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和系列“AI+”课程受到热捧。“微专业‘130’建设计划”,正是天津大学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举措之一。
漫步于修葺一新的天津大学校史博物馆,百卅风华呈现眼前。从早期仿照美国大学模式,到上世纪20年代向欧洲学习,再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全面学习苏联模式,改革开放以后开始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所始建于1895年的高等院校,始终践行“兴学强国”使命,完整见证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新时代新征程,即将迎来130周年校庆的天津大学,更加坚定地走好自主人才培养和科技自立自强之路,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践行使命担当。
Researchers in northern China have developed a new catalyst technology that 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costs and carbon emissions in the production of propylene, a key raw material for plastics, synthetic rubber and fibers.
“大中小学生同堂共上思政课“活动在天津大学举办
在天津大学迎来建校130周年之际,9月2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大课在外国语学院精彩开讲。活动以“大中小学生同堂共上思政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为主题,将楹联、书法、国画等传统艺术瑰宝化作思政教育的生动载体。活动现场,文韵流淌、气氛庄重而热烈。中国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天津市楹联学会会长陈伟明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传统文化的博大内涵与永恒魅力。与他同行的书画名家更是以墨彩为心声,笔走龙蛇,一幅幅意境深远的楹联书法、气韵生动的绘画作品跃然纸上。活动中,来自小学、中学、大学本科生和研...
催化剂被誉为现代化学工业的“心脏”,在众多化学反应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加速作用。贵金属是催化剂中的关键组分,其用量关乎化工过程的节能增效,是化工产业低碳变革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卡口”。2024年,全球催化剂贵金属市场规模已接近2000亿元。如何最大化贵金属利用效率、突破其原子经济性极限,已成为国际化工领域竞相争夺的科技制高点。
在工业催化领域,贵金属是驱动化学反应的“魔法师”。其极佳的催化活性使得每一个贵金属原子都价值千金。近日,中国新能源化工团队提出“原子磁铁”技术,让铂原子利用率逼近理论极限,几乎实现了贵金属原子“零浪费”的理想状态。该成果于9月26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为丙烯高效生产与贵金属资源原子利用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工品之一,是塑料、橡胶、纤维、医药等领域重要的基础原料。在传统催化反应中,贵金属原子易聚集成较大颗粒,导致大量原子埋藏在颗粒内部,无法参与表...
9月26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刊发了题为《原子抽提实现丙烷脱氢反应中贵金属全利用》的研究论文,这是我国科研团队在工业催化领域研究取得的重大突破。该研究创新性提出“原子磁铁”技术,使贵金属铂的原子利用率逼近理论极限,几乎实现“零浪费”。研究团队突破传统“分散单原子”思路,利用锡原子作为“原子磁铁”,成功将藏于合金内部的铂原子精准抽取至表面,形成均匀活性位点。这一技术使贵金属在催化过程中的原子利用率达到近乎极致。在丙烷脱氢制丙烯反应中,该催化剂在铂用量减少90%的情况下,仍表...
近日,我国科研人员在催化科技前沿取得重大突破,在催化反应中实现近100%的贵金属原子利用率,使得贵金属原子的催化价值在微观尺度上得以极致发挥,为新一代高效、低成本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开辟了新路径,将助力化工生产更加低碳、高效、可持续。这一成果由天津大学新能源化工团队取得,相关研究成果于9月26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 天津大学新能源化工团队成员在做催化剂性能测试。(受访者供图)催化剂被誉为现代化学工业的“心脏”,在众多化学反应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加速作用,贵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