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

focus
  • 战疫空中课堂第二讲迎来天大明星“海燕”

    本站讯(记者刘晓艳)1月11日下午15:00,天津大学“科技赋能 同心战疫”空中课堂第二讲迎来了家喻户晓的“大明星”——“海燕”水下滑翔机。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王树新以“海燕:水下滑翔机技术发展与应用”为题,向校内外约千名师生详细介绍了“海燕”的“研究背景与重要意义”“发展方向和主要进展”以及“趋势预测、亟需技术”等。空中课堂第二讲由机械学院院长王天友教授主持。王树新教授长期从事柔性...

  • 北洋园的彻夜灯火,是战疫黎明中最动人的风景

    学校连夜组织北洋园校区在校同学参加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

  • 共“课”时艰:天大云课堂上线,院士开聊“合成生物学”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如何在严密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也不停歇学术创新与知识增进的脚步?天津大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停课不停教、不停学。1月10日晚,天津大学首场“科技赋能 同心战疫”空中课堂在线开讲。本次讲堂由天津大学化工学院院长马新宾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副校长元英进从专业角度对“合成生物学及应用”进行解读,校党委书记杨贤金与1400余名师生一起云端“听讲”,还有不少其他高...

  • 中国青年报:抗疫战场成为天津大学思政育人大课堂

    “我报名!”“我也报名!”“算我一个!”1月8日,天津市突发奥密克戎新冠肺炎疫情,随即全市启动全员核酸检测。天津大学北洋校区需要立即组织两大校区3万余人进行核酸检测。一声令下,大批师生志愿者立即响应,踊跃报名。校园抗疫成了立德树人的“思政大课堂”,许多年轻人穿好“白色铠甲”防护服投入战疫中。 疫情紧急,师生担当彰显青年担当1月9日清晨,由天津大学自动化学院、建筑学院数百名学生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早早来到...

  • 面对疫情 依然做自己热爱的事情

    本站讯(记者 李晋馥)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生活的节奏。天津大学药学院的张雁教授接到学校统一安排核酸检测的通知后,第一时间返回学校。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1月9日核酸检测现场他不仅挂念在校的学生,也挂念正在进行的科研工作。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当他做完核酸检测回到实验室,学生们也全都在工作。张雁老师实验室张雁如往常一样和学生一起去吃晚饭,这在张老师实验室是常态。吃饭也是更轻松的交流时间,不仅便于讨论科...

  • 当疫情来临时 我与学生在一起

    本站讯(文并图 刘延俊)1月8日,天津市津南区检出两例新冠病毒阳性病例,学校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随即进入封控管理,周六亲自到学校给学生开组会的巴振宁意外地被封控在校园中。巴振宁是天津大学建工学院土木工程系的一名教授,他平时就会利用周末的时间到校给学生们开组会、辅导学生修改论文和开展科研工作。突发的疫情让巴振宁也被封控在学校里,在学院的协调下,巴振宁选择住在学校的青年教师公寓中。...

  • 北洋园校区开辟学生就医绿色通道

    日前,天津市突发奥密克戎新冠疫情,津南区划定封控区、管控区及防范区范围,全员核酸检测在天津全市展开。根据天津市疫情政策,我校北洋园校区位于防范区内。按规定,北洋园校区学生出现发热等情况。要由120救护车送至津南医院或小站医院等指定医院就诊。学生在医院等待核酸检测结果时间通常为4-6小时,往往深夜方可回校。

  • 2021年新闻大事件盘点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持续奋斗的一年。

  • 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智能电网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教育部正式公示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认定结果,我校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智能电网团队入选。

  • 你是今天天大最美的名字

    本站讯(记者 焦德芳 刘延俊 图 学工部 李研 翟英晨)“我报名!”“我也报名”“算我一个……”1月9日,根据天津市防控指挥部要求,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迅速组织全员核酸检测。一声令下,大批师生志愿者立即响应,踊跃报名,有条不紊在核酸检测现场开展服务组织工作,形成了今天校园里最美的风景线。学生志愿者在列队准备进入现场退役士兵志愿者列队进入现场清晨七时,由天津大学退役士兵协会、自动化学院、建筑学院百余名同学...

  • 天津大学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

    1月6日,天津大学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教育部党史学习教育高校第二指导组副组长颜吾佴通过线上方式出席会议。校党委书记杨贤金作党史学习教育总结讲话,校长金东寒主持会议并传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精神。

  • “天津大学一号”卫星在轨运行一个月

    北京时间2021年12月7日上午12时12分,天津云遥宇航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型气象观测小卫星“天津大学一号”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乘“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 郑刚教授团队论文入选2020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

    12月27日,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2021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评选出“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我校郑刚教授团队于《岩土工程学报》发表的《基坑开挖引起邻近既有隧道变形的影响区研究》入选2020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本年度百篇论文分布于31个学科、分属82个机构、1952种中文期刊,选取范围是2016-2020年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

  • 天津大学10个育人项目获评天津市“三全育人”优秀工作案例

    天津大学深入推动“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综合改革,10个项目获评天津市学校“三全育人”优秀工作案例,位列全市高校入围项目数之首。我校是唯一个覆盖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十大育人体系”所有项目的高校。​获奖的10个项目特色鲜明,体现了我校在“十大育人体系”各方面的有益探索。

  • 校党委召开定点帮扶工作总结部署会

    本站讯(摄影 唐蒙 12月28日,校党委召开定点帮扶工作总结部署会议,传达学习教育部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精神,全面总结学校2021年定点帮扶工作,谋划部署2022年定点帮扶工作。校党委书记杨贤金出席会议并讲话。党委常务副书记王树新主持会议,校领导雷鸣、张凤宝、郑刚、谭欣参加会议。杨贤金指出,近期中央召开了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对“三农”工作和乡村...

共609条 首页上页1...1314151617...41下页尾页 到第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