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头一天,咱天津卫的一位“老人家”——诞生于1895年的天津大学,正式迈进130岁的门槛。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部署和要求,本研一体化推进卓越人才培养,着力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学校以“自强卓越,系统跃升”为主题,召开卓越人才培养工作会议(2024),提出“天津大学一流本科教育跃升行动”和“天津大学一流研究生教育新质行动”,开启卓越人才培养的新篇章。
本站讯(记者焦德芳 摄影郭程)12月23日,天津大学党建工作会议在北洋园校区召开,传达学习贯彻第二十八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校党委书记杨贤金出席会议并讲话,校党委副书记雷鸣主持会议。会议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分析形势、明确任务...
12月20日晚,天籁共此时——天津大学2025年新年音乐会在天津大剧院音乐厅震撼上演。天津大学北洋民族管弦乐团、北洋军乐团150余名师生倾情献艺,奏响了喜迎新年的华丽乐章。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近千人观看了这场演出。
明年,天津大学将迎来130年校庆。近日,学校以“礼颂华诞 情系北洋 挺膺担当谱新章”为主题举办了第十六届校歌校史演绎大赛,以129年的学校发展历程为载体,引导学生涵养家国情怀,增进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感情。
11月5日,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之重器”——由天津大学牵头建设的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通过国家验收,投入运行。这是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可以为重大工程抵御自然灾害、减轻灾害风险提供极限研究手段,可大幅提升我国工程技术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和水平,为保障重大工程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享受充满人文情怀的校园生活
巍巍学府,强国何为?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9月20日,天津市首个数智化课程——天津大学《人工智能导论》正式开课,这是天津大学面向全体本科生推出的通识课程,同步面向全市高校开放,并通过智慧树平台进行全国共享。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持续发挥大数据技术和科学评价体系在教育后勤领域的应用效果,全面客观纪录教育后勤行业发展的动态历程,总结各高校后勤服务创新经验。通过对比历年“指数”结果变化,观察行业和学校在教育后勤领域的发展动态,为推进高校后勤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9月12日,由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后勤研究院主办的“2023年度百所高校后勤服务软实力动态竞争力指数”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举行。
共同感受家一般的团圆与温暖。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8200余名研究生新生,每一个都是追梦人。
这场“初见”拉满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