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建设管理办公室高度重视,在学校统一部署和指导下,将全体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凝心聚力、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防疫不松、工作不停。使命担当,快速响应。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面对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天津大学学工队伍坚决贯彻落实校党委决策部署,坚守岗位初心与育人使命,全力投身抗击疫情第一线,用心守护着每一名天大学子。为继续做好新学期疫情防控工作,迅速适应当前工作形势和要求,扎实开展特殊时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月21日,以师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学工队伍“培训第一课”线上开讲。
2月17日,生命科学学院师生迎来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一天,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下,学生虽未能到校求学,但学院坚持遵循“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基本原则,积极采取“教师开展网络教学、线上指导,学生坚持自主学习”的工作方式,落实多项措施为本科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1月底,学院充分考虑疫情对本科教学工作带来的影响,在疫情期间对本科教学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随着2月17日天津大学 “开学第一课”的开课,全校师生迎来了一次特殊的开学。在学校“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工作部署下,分子聚集态科学研究院的老师充分利用网络搭建在特殊时期与学生沟通的桥梁,不仅为学生带去温暖的关怀,还力求学生的科研进度不被“暂停”。
2020年2月16日15时36分,新四军老战士、离休干部张西蕾的生命永远定格在这一刻。她还有另外一种身份,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的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广州起义的主要领导人张太雷的女儿。
近日,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18人不眠不休奋战48小时,开发出了返津人员信息登记系统,利用大数据等人工智能技术,对返津客流进行科学预测,快速登记,为天津交通运输系统加强返程抵津高峰期间疫情防控作战指挥提供了有力支持,为疫情防控、经济发展“双战双赢”贡献了科技的力量。
天津大学智能安全团队利用大数据等人工智能技术,对返津客流进行科学预测,快速登记,为疫情防控、经济发展“双战双赢”贡献了科技的力量。
教育部简报:天津大学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
近日,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接到一封感谢信。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致信感谢天津大学智能安全团队利用大数据等人工智能技术,对返津客流进行科学预测,快速登记,为疫情防控、经济发展“双战双赢”贡献了科技的力量。
本站讯 在这场没有硝烟却攸关生命安全的战“疫”中,天津大学国际学生辅导员始终坚守在抗击疫情第一线,面对艰巨繁重的疫情防控任务和情况复杂的工作对象,他们在第一时间吹响了疫情防控集结号,全员即刻到岗,不间断连夜奋战,高强度严防死守,用真心无私奉献,为天大国际学生筑起了稳固的疫情防线。全心投入,筑牢“防火墙”学校和学院的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后,国际教育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迅速启动疫情防控工作,全体辅导员在岗...
高度重视疫情,全力做好防控工作,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王漪 赵习钧)为奋战在战“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子女提供一对一线上课外作业辅导、免费参加大学夏令营活动、高校招办老师提供一对一免费高招辅导、一线医护人员考研优先录取……2月18日,天津大学发布支援附属医院抗疫工作举措,面向包括天津大学天津医院、海河医院、儿童医院、环湖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胸科医院在内的六家附属医院的医护工作者提供支持保障,免除前线医护工作者的后顾之忧。
2020年2月17日,按照校历天津大学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天大人只能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迎接新学期的开始。当天,四万余名天大人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同时通过官微、官博、央视频、官方抖音等途径同时在网共上开学第一课,这其中包括还在湖北的888名学生和42名教职工。
(采访整理 焦德芳)“开学第一课”引发全校师生热烈反响
(记者 焦德芳)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受静海区委区政府委托,组建专家小组,帮助我市医疗防护服生产企业——天津瑞安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快速解决实际困难,生产效率提升一倍以上,为天津市乃至武汉前线疫情防控创造“生命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