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党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国内疫情已得到了有效控制。与此同时,面对海外的疫情蔓延、肆虐,中国积极驰援各国,充分彰显了大国风范、大国担当。然而,当前在一些西方国家中扩散的不仅是新冠病毒,还有政治“病毒”、心理“病毒”。一些人正借疫情竭力污名化中国,大搞疫情政治化。对此,我们必须坚持有理、有节的原则,在立足事实的基础上,向世人讲清楚中国优势、中国努力、中国贡献。
为做好“稳就业”工作,切实帮扶湖北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创业,日前教育部启动实施全国高校与湖北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帮一”行动,首批确定48对高校开展帮扶行动。根据安排,天津大学与湖北工程学院成为结对帮扶高校。
依法防疫,法治保障,始终是构筑公共安全屏障至关重要的一环,越是关键时期,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对于法学法律工作者而言,这次疫情不仅是一场战疫,也是一次大考。作为天津法学法律界重要团体力量,天津法学会全力应考,它引领着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争分夺秒开出“智慧之花”,提升我们整个社会的“免疫力”。
实验教学作为高校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彻底改变了高校的授课与实验教学模式,为解决疫情期间的内燃机实验教学难题,天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采用线上虚仿+远程操作方式,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实验教学课程。
本站讯(记者 文并图 赵习钧)4月17日,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带队到滨海工业研究院调研,并就研究院建设发展有关情况进行了座谈。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元英进、王树新,党办校办、学工部、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研究生院、资产处、区域发展研究院相关负责同志陪同调研。金东寒一行首先来到滨海工业研究院首批即将投入使用的研究生宿舍楼,详细了解宿舍设备设施、消防安全、周边环境及配套等情况。他走进教室、教师办公区、学生活...
4月17日下午,天津大学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例会,围绕招生工作组织集中研讨。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巩金龙,在线教学工作组、专家组、质量保障组、技术保障组,学工部、校友与基金事务处相关负责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组负责人,各学院(部)本科教学副院长、党委副书记以及教务处有关同志参会。教务处副处长李斌主持会议。
为做好“稳就业”工作,切实帮扶湖北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创业,教育部4月8日印发通知,启动实施全国高校与湖北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帮一”行动。“一帮一”行动充分考虑了学校办学类型、就业工作特点和受援高校需要。首批确定48对高校开展帮扶行动。根据安排,我校与位于湖北孝感的湖北工程学院成为结对帮扶高校。
4月17日,我校在卫津路校区科图一层报告厅召开校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教授作“增强忧患意识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在统筹‘两个大局’中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理论辅导报告。
近日,高考预报名正式启动,引发学生、家长对于高校专业的火热讨论。各大高校无论从招生方式还是专业规划上,都较往年有所调整。在天津大学秋季招生专业中,就有着这样一门“新式”地理科学专业。
2020年度,我校社科重大项目持续立项。根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的“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本次共立项课题109项,我校法学院孙佑海教授主持的“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研究”获批立项。
为有效落实上级部门的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提高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和复工开学的各项准备工作,提升自身防护能力,4月15日下午,党办校办党支部在前期疫情防控学习的基础上,组织疫情防控专项培训。
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推动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2020年4月16日,天津大学在线召开了“基于ISO9000标准的教学质量体系提升”项目第一阶段培训会。
疫情期间,一场特殊的项目评审活动在京津两地进行。天津大学招标办与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以下简称“国采中心”)密切配合,通过“远程异地”开评标的形式,助力国采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局台式计算机采购项目”顺利完成,为全国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
央视财经《战“疫”后新机遇》,带你共探疫情之后中国经济面对的机遇和挑战。
4月15日,天津大学2020年春季系列双选会-校友企业专场顺利举行。双选会共邀请到了131家校友企业,提供岗位535个,招聘人数4800余人。校内外学生1000余人参加了双选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