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今世界发生的最为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是中国以举国之力、以精准脱贫之路,实现了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兑现了中国共产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2013年起,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按照天津大学党委统一部署,结合设计总院在规划和设计方面的专业优势,先后在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开展了一系列的免费帮扶工作。
记者2月24日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生物信息中心主任高峰教授课题组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揭示了SARS冠状病毒和新冠病毒与人类受体在不同温度下结合特性的差异,为药物设计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参考。该项研究2月22日在线发表在生物信息学领域顶尖期刊《生物信息学简报》上。
近日,天津大学生物信息中心高峰教授课题组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揭示了SARS冠状病毒和新冠病毒与人类受体在不同温度下结合特性的差异,为药物设计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参考。
春节期间,天还没亮,张晋元就来到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朝位于校园西南方向的一片“大工地”走去。
假如生活在未来的人观看今天的科学影像记录,他恐怕会被眼前这顶帽子逗笑。
近日,国家出版基金官网发布了2021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评审结果,天津大学出版社两套丛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研究丛书(第1辑)》和《中国县域城镇低碳规划技术研究》成功获批。
近日,2020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评审全部结束,智能与计算学部张加万、万亮、王鑫牵头的项目通过评审获得立项,总国拨经费达到2823万元。
仰大勇教授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DNA纳米技术赋能核酸药物精准递送的研究。
2月22日,“天津大学——金风科技2021年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人才培养高级研修班”顺利开班。
大型通俗理论电视节目《全面小康 全面解码》第三集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主讲。
一群中青年建筑师与崔愷院士相聚一堂,从总结工作延伸到对行业和个人发展的思考。
环境学院吕学斌纪娜研究团队在《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发表封面文章
天津大学牵头的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正在天大北洋园校区内建设。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继贵州天眼等之后的又一“国之重器”,建成后将成为目前世界最大、功能最强的重大工程抗震模拟研究设施。为建设好这一设施,春节,许多科研团队成员放弃了回老家团聚的机会,留津继续开展建设、科研工作,为今年土建主体完工等打下扎实基础。
华为云首届技术创新大赛公布获奖名单,王晓飞教授团队荣获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