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特等奖!优胜杯!天大学子再获这项赛事最高奖项!

      2023-11-06       

本站讯(通讯员 庄哲明)10月27日至31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贵州省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贵州大学举办。天津大学学生团队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总积分名列前茅,获得大赛优胜杯,创下我校在“挑战杯”赛事中的历史最好成绩。

1.jpg

2.jpg

本届“挑战杯”竞赛聚焦科技强国战略部署,提升育人实效,不断提高品牌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持续推动竞赛改革优化,吸引到全国2000多所高校、40余万作品、250多万学生参赛。其中主体赛共有1745件作品推报国赛,经过初赛有344所内地高校的690件作品,9所港澳地区高校的23件作品入围终审。

3.jpg

特等奖项目《“星星之火,照亮黔程”:夜校何以赋能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基于贵州省26县区35所夜校四年深入调研》由智算学部李晓红教授和孙媛老师、校团委郑喆老师指导,我校硕士生解向川、雷松源、蔡秋全、田烁、程启帆,及本科生王子墨、黄一诺、王赟亮共同完成。项目基于团队社会实践,经多轮调研、试点验证、反复迭代,打造“54321”黔程夜校模式,得到贵州团省委、省政协等多领域专家的认可肯定,帮助多地区实现了旅游资源到旅游资产的成功转化。

4.JPG

一等奖项目《黑鳍舰队——开创国产无人艇集群战场态势联合感知平台》由海洋学院张安民研究员和高邈老师指导,学院本科生廖子豪、贾佳策、李俊杰、李燚坡、牛垚鑫、王陶然、李慧鹏和乔骥垚共同完成。该项目自主研发了一套无人艇编队协同感知和决策的智能化系统,可实现海上环境进行综合智能感知、编队航行、自主航行决策等,同时能够结合目标识别完成定点打击,满足战场态势“察觉-理解-预测”察打一体的战略需求。

5.jpg

一等奖项目《海澹科技-全自动化浮游生物监测系统领航者》由海洋学院张安民研究员和孙彪老师指导,王冶天、刘育辰、丛培媛、张佳林等共同完成。该项目瞄准当前市面上大多数浮游生物监测仪器不实惠、不全面、不智能的痛点,探索浮游生物原位智能识别监测的新型工作模式。该作品具有成像清晰、类型/丰度识别准确、布放便捷、能根据业务需求个性化定制等特点,可提高浮游生物监测工作的效率。

微信图片_20231104003700.jpg

二等奖项目《面向射频集成电路加速设计的高精度混合知识型人工智能EDA建模方法研究》由天津大学微电子学院冯枫教授、马凯学教授、尹明老师指导,学生卓研、冯靖谊、余长远共同完成。该项目面对目前射频EDA领域中知识型神经网络建模方法的建模精度不足、预处理效率低、自动化程度差三项核心难点,聚焦EDA建模核心方法,融合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开展了模型构架、数据预处理与模型训练的相关研究,提出了新型混合知识型神经网络建模方法,实现了更高精度、更快速度、更低成本。项目受到了三位国内外院士推荐、国内外权威媒体报道并收获行业技术认证。

7.jpg

二等奖项目《小小充电桩,运维大门道——“双碳”背景下“一星双环”充电桩运维新模式》由管理与经济学部王雪青教授和陈媛老师、校团委秦俊男老师指导,学部本科生王一帆、施雅馨、王培轩、卫哲闻、高家恩、杨富羿共同完成。团队基于新能源汽车领域迅速发展,而配套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的现状,针对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运营维护困境,提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供电公司和运营商深度合作,政府锦上添花的“一星双环”充电桩良性运维模式,旨在解决信息孤岛、弹性激励及预判响应难题。

据悉,“挑战杯”竞赛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为宗旨,是共青团服务大学生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经过30余年的发展,“挑战杯”竞赛成为面向最广大青年学子的实践平台、培养青年学生科学精神的第二课堂、提升青年学生协作能力和集体观念的有形载体,获奖者中走出了多位院士、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等,在广大高校乃至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良好的影响。

编辑(焦德芳 宋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