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综合改革部署,坚持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学生,提升学生的美育思维和审美能力,人文艺术学院于本学期启动美育导师工作,让“美育导师”成为同学们的新“标配”。
美育导师由王学仲艺术研究所、工笔重彩研究所专业教师担任,以第二课堂形式,一对一指导学院各班级开展美育活动。9月以来,在美育导师的带领下,同学们从绘画书法鉴赏、校园自然环境与人文建筑、非遗文化赏析等方面进行了多次学习交流,不断提升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一、启发观察兴趣 发现身边之美
如果说是我们的双手缔造了人类文明,那么艺术与科学便是手心与手背不可分隔,而美是二者共同追求的至高境界。美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在美育体验中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9月25日,美育导师孙列与202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齐聚天大美育高地王学仲艺术研究所,向同学们介绍了艺术实践课程设置的教学内容及目的。孙列十分关注实践中的美学,他将美育比作一条可以引领人们走向人类文明星空的路途,提出打破“纯课堂式教学”的传统方式,将课程分为美学专题讨论、文艺评论争鸣、艺术实践考察三个部分。他带领学生们欣赏研究所内丰富的艺术作品,“一边看画,一边谈诗”,着重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诗性”核心,由善于体悟生活到勤勉构思酝酿,从锤炼技法精微到融通学理广大,在思考与领悟的氛围中享受文艺盛宴。
9月26日,美育导师孙锐与2021级本科生进行交流。孙锐向同学们介绍了天津大学双校区的特色建筑,增进同学们对校园人文底蕴和建筑艺术的了解,让同学们切身体会美无处不在。孙锐还结合自身求学经历,从气候、服装、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绘声绘色地讲解了俄罗斯的社会生活与文化特色,带领同学们感受异国风情之美。课上,同学们还相互分享美育实践经历,并围绕“生活中的美学”展开讨论,表达对美的认识。
10月21日,孙锐带领同学们走进天津图书馆、美术馆,参观“弘扬传统文化—津门女书画家佳作邀请展”“志道·游艺-中国画家六人展”“春游——李叔同歌词书法邀请展”等展出。让同学们在艺术作品的熏陶下,感受中国文人的价值追求、文化修养和新时代艺术工作者为时代画像的使命担当,实现跨越时空的对话和交流,增强文化自信。
二、研习书画技艺 探寻疗愈之美
9月27日,美育导师刘珺与2023级人文科学试验班大类新生进行交流。课堂围绕我国艺术作品辗转流传至今的曲折历史展开,帮助同学们了解中国艺术发展的历史脉络,并向同学们阐述关于艺术品内涵的深刻认识。刘珺引导同学们分享自己过往在书画方面的经历,建议同学们在生活中尝试品鉴书画作品、进行书画练习,多多参与美术展览活动,学会把美学课堂融入生活,提高美学修养。刘珺向同学们说明了美育课堂的导学与规划,提出了分小组进行课程教学、组织团体书画练习活动等设想。
10月15日、21日,刘珺先后组织2023级新生参观了天津美术馆、博物馆,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王研所和图书馆,与来访学院的清华大学学生、我校建筑学院等专业学生开展深入交流。期间,刘珺带领同学们赏析了部分文物和经典书画作品,并介绍了他对书画艺术和心理疗愈的研究。他希望能够通过人文、艺术、心理等学科的交叉,让书画艺术发挥释放情绪、缓解压力、抚慰心灵的疗愈作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三、走近民间艺术 品味经典之美
10月11日,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2022级硕士生美育活动在工笔重彩研究所展开。美育导师王坤为大家介绍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柳青木版年画知识。王坤以《连年有余》年画为例,给同学们讲述了杨柳青年画的缘起、发展以及蕴含的文化。她从民风民俗的角度,针对“胖头娃娃抱着鲤鱼”的画面进行讲解,表示“鱼”与“余”同音,寄托着人们对来年丰庆有余的美好愿景。年画色彩丰富、笔触细腻,体现了年画的精致工艺和民间艺人的工匠精神。年画讲解后,同学们展开讨论,纷纷表示通过美育活动,增长了美学见闻,加深了对民间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10月15日,美育导师曹铁娃带领2023级硕士生走进经典艺术,品味中国画之美。曹铁娃以千里江山图为例,层层递进,与同学们一起打开了“精致、唯美、细腻”的中国画世界的大门。曹铁娃介绍,中国画自始与中国文化紧密相联,是“中庸之道,和谐之美”的表现,中国式审美,美在意境。她从矿物颜料、传统绘画的当代表达、中国画的历史发展脉络等多个层面展开,细致地向同学们讲解了中国山水画。曹铁娃解释到,千里江山图之所以能够呈现出“咫尺有千里之趣”的效果,是因为采取了移步换景的手法;之所以能够突出山川的画面主角,则是因其巧妙地采用了三远结合法。曹铁娃在课堂上播放了只此青绿视频片段,与同学们共同领略山水画之变。此外,她还向同学们介绍了美育传统活动,邀请同学们参与年画拓印、北洋送福等活动。
曹铁娃老师与同学们建立联系后,还先后组织同学们进行了国画临习、集体观看中国传统戏剧等活动。
人文艺术学院将继续完善美育导师工作机制,创新美育教育工作方法,探索新时代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工作模式。在抓好学院学科特色、专业特点、学生特质的基础上,将美育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紧密结合。以中国式现代化诠释美育教育在“五育并举”中的催化沁润作用,形成具有校园普适推广价值和院级经验特色的工作方法,为提高文科学子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持续服务。
(编辑焦德芳 王敬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