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通讯员 舒识宇 吕超)11月9日,科技部副部长张雨东一行到我校调研。天津市副市长朱鹏,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陪同调研,科技部基础司司长苏靖,中国科学院院士元英进,天津市科技局党委书记、局长朱玉兵,副局长祖延辉,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天友以及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张雨东一行首先参观了天津大学合成生物学前沿科学中心,详细了解了我校合成生物学相关研究进展。随后元英进围绕兴起由来、战略地位、整体布局以及任务使命等四个方面,对学校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历程与总体情况进行了全面详实的汇报阐述。

在交流研讨环节中,与会人员围绕推动科技创新、深耕基础研究、优化体制机制、深化协同合作等方面展开了深入交流,畅谈了思考体会,提出了意见建议。
张雨东充分肯定了天津大学近年来在科技创新发展中取得的成就,向学校对于国家科研事业的鼎力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继续站在国家高度谋划与推动科技创新,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关注世界科技前沿形势,主动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任务,争取在更多战略必争领域实现攻关突破,助力现代化强国发展。

朱鹏向科技部长期以来对天津市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与支持表示感谢,提出要进一步强化我市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对接,加快优秀科研成果的高质量落地转化,将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城市更新有机结合。同时,要继续努力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与设施的在津建立,持续加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培育推荐,充分发挥天津市在京津冀协同创新中的重要支点作用,在科技部的指导与支持下不断推动我市在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迭代化、体系化。

据悉,天津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合成生物学研究并开设合成生物学本科专业的教学科研单位,研究团队以解决“合成生命、设计生命”重大科技问题为使命,主要针对人工基因组DNA的再造与功能重塑原理、人工细胞工厂创建机制、DNA信息存储原理三个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创新研究。团队现已取得一系列原创性、引领性成果突破,其中“酵母长染色体的精准定制合成”成果入选“2017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团队牵头撰写的《国际科学家生物安全行为准则天津指南》已获国际科学院组织(IAP)正式核可。
(编辑 刘延俊 安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