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庆祝教师节】邹吉军:三尺讲台育桃李 一片丹心写春秋

      2024-09-10       

本站讯(记者张华)总有一句话,温暖柔软的心灵;总有一束光,照亮前进的道路;总有一段情,让人毕生难忘……师者如光,微以致远。化工学院教授邹吉军就是这样一位师者,从教以来他坚守育人初心,倾情教学工作,像一片朝霞温暖着每一届学生。虽然科研任务繁重,邹吉军仍始终坚持在教学一线,在三尺讲台育桃李,护航学生成长,做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坚持思政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邹吉军始终以“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作为指导,坚持在教学全过程中融入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专业课教师,坚持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注重教育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创新。

在为天津大学求实学部化工材料专业本科生开设的《环境化工》课程中,邹吉军将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深植到课程中,以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开篇,突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与严峻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激励学生牢固树立治理和防止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课程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为化工学院本科留学生讲授《环境化工》(全英文)课程中,通过近几年来中国环境质量的对比,展示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以人民为中心,集中力量改善生态环境、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巨大成就,宣传我国社会制度和治理体系的优越性,灌输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中国新发展理念。他创新指导本科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专业展示,以马克思主义视角分析我国石化工业发展史,总结梳理石化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嬗变,让学生学习石化工作者艰苦奋斗、永攀高峰的精神,体会现代科技对石化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了解绿色低碳发展挑战下石化行业发展新方向。

 

坚持科研育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作为高水平国际化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导师,邹吉军始终将前沿科学知识和科研方法贯穿于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将科研前沿与研究生课题相结合、先进科研方法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激发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他讲授的研究生课程《功能材料化学与技术》,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的科技前沿为指引,介绍绿色能源材料的发展趋势,注重将最新研究成果融入到教学中。在他讲授的博士生课程《创新思维和科学实践》中,邹吉军引导学生破除“唯论文”倾向、回归科研本质,坚持做有用的化工研究,在传授科研经验和科研方法的同时,加强科研作风学风和科研诚信教育。在课题研究中,邹吉军充分采用先进科研方法和手段,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通过定期讨论强化学生科研能力,引导学生在科研环境中参与研究性学习。他的研究生中,3名博士生获得天津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基金重点培养,3名博士获得天津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他培养的学生中每年均有2名以上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及各类专业奖学金。


坚持实践育人,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和国家需求相结合

邹吉军在教育教学中采取课堂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应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他坚持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将本领域的最新科学研究进展和社会动态及时引入课堂,拓展学生知识面、激发科学研究热情,培养创新思维。他坚持以专业实践促进教学,接收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开展科研实践训练,为学生提供课外科技活动平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系统性思维方式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邹吉军将团队在天津大学滨海工业研究院的千吨级中试基地向本科生开放,为学生提供工程实训机会,在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同时,使学生体会到书本知识实践转化为生产力的重大意义。他指导博士生围绕国家能源化工的重大需求开展高水平研究、撰写高质量英文博士学位论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他通过招收国际留学生和博士后,承担国际合作项目,推动天津大学与巴基斯坦高校及研究所合作,带领学生参与双边合作研究,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去年他招收3名国际留学生和2名巴基斯坦籍博士后,推动天津大学与巴基斯坦拉哈尔大学、旁遮普大学、拉哈尔工程与技术大学等单位的合作,曾两次(2016、2020)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巴合作项目的支持。他带领学生针对国防航天领域的高能燃料“卡脖子”问题,建立燃料分子定向合成及结构调控方法,突破燃料合成放大的技术瓶颈,开发20万吨级生产工艺,燃料装备应用于多型飞行器,为航天技术跨越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围绕“双碳”目标对绿氢制备及存储技术的急迫需求,他指导学生创制电解水制氢高效低成本催化剂,应用于兆瓦级电解水制氢装置;开发有机液体化合物储供氢催化剂及成套工艺,设计国内首套百吨级撬装式储供氢装置。此外,邹吉军每年为近10名本科生提供课外科研实践机会,指导的本科生获得了第十三届“挑战杯”天津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指导的4名博士后获得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支持,2人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

(编辑 张华 安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