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你吃过的苦,流过的泪,走过的路,都会变成你未来抵挡风雨的勇气”。
近日,天津大学举行了一场无比暖心的捐助活动。马上就要告别“学生”这个身份,以“毕业生”的姿态去迎接新的挑战,天津大学2021级硕士生邓成满通过论文答辩后做了一个决定:向52名经济最困难的本科生学弟学妹们每人捐赠一箱纯牛奶和一个暖手宝!这花了他7200多元,是他获得学校“自强之星”的奖学金。


捐赠活动在12月7日举行,大雪节气。这一天,邓成满笑得比谁都开心。谈及捐赠的初衷,他说:“在天大学习的三年,我获得了学校、学院老师、身边同学的暖心帮助我要将这一份感恩传递下去”。
邓成满本身是一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2017年,他从西部大山贵州毕节农村,跨越2千多公里来到天津求学,在天津理工大学读完了四年本科。

2021年,他考取了天津大学研究生,在材料学院开启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因为入校成绩排名专业倒数第一,刚入校的邓成满与奖学金无缘,看着自己兜里少之又少的生活费,当时的邓成满眼泪不争气地往下流。导师夏大海副教授得知他的情况后,用自己的钱提前给他发了3个月的助学金;负责学生工作的王颖和车兴宇老师帮助他向学院申请到了金属之光励学金。这让邓成满备受鼓舞,下定决心要好好读书,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去实验室,中午在办公室休息一会,晚上11点左右回到宿舍休息课题任务重的时候,凌晨2点回宿舍也是常态……
在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实验室、教室、食堂,几乎是邓成满每天的活动路线。终于,他的综合测评从专业倒数第一跃升至专业第一,并获得了天津大学第十七届“自强之星”、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天津大学-潍柴动力奖学金、天津大学三好学生、天津大学优秀学生干部等10余项奖励荣誉。

他的研究课题聚焦水上大飞机、航空母舰等海上大国重器及在多场多相耦合环境下的腐蚀与防护技术。两年半的研究生学习中,邓成满累计在腐蚀领域最顶尖的期刊上发表SCI论文7篇,中文核心论文2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2篇,热点论文1篇,封面文章1篇,累计被引用200余次,同时在投SCI论文3篇。作为同行评审人,他还为国际期刊评审SCI论文多篇。

在校期间,邓成满多次参与无偿献血等公益活动。他积极参与冬季旧衣回收公益事业为偏远地区的孩子送去冬天的一抹温暖;他还义务为母校天津理工大学大四学子开展考研辅导,助力母校10名学子成功上岸;积极参与多项志愿服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40余小时。

尽管科研能力突出,但邓成满还是选择了先工作。2024年1月份,硕士毕业后,邓成满将回到家乡,前往贵州省某企业,从事航空航天方面的研究。
“做航空航天相关研究,为国家发展做贡献的同时也能兼顾家庭”,“家里爸妈年龄大了,我在读研期间一边贴补家用、供给弟弟每个月的生活费,我想先工作、缓解一下家庭经济”。
但在邓成满的规划中,未来他还要再回到天大,把博士之路走完。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带着爱与感恩开启新征程。
祝福你,邓成满!
(编辑 焦德芳 孟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