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到“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自古至今人们从未停止对月球的探索。日前,“嫦娥六号”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国人无不为之自豪。这其中,有“津”牌科技大显身手。“月球着陆器与月球表面相互作用的关键技术和应用”项目,荣获2023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其实,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离不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作出部署,更加激发天津科技工作者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决心。让我们来看看他们如何在“上天入地”中科技报国、为民造福。
航天器降落在月表,分硬着陆和软着陆两种,前者是航天器以快速直接冲撞月球表面着陆,但巨大撞击会对其造成毁坏。我国嫦娥系列采用国际最先进的软着陆技术,但在着陆中,航天器发动机喷出的高温、高速、高密度气体冲击月表,会形成羽毛状的流场——“羽流”,它能使月表“尘土飞扬”甚至形成月坑,影响着陆稳定性。如何将二者间相互作用的影响降至最低,至今是世界难题。
“早在2008年我们启动此次获奖项目。当年很多复杂技术在国际上尚未攻克,没有资料参考,且嫦娥航天器的软着陆方式与国外均不同,还是全球首次月背登陆。”带领天津大学空间力学团队攻克该项目的崔玉红教授形容唯有越是艰险越向前。功夫不负有心人,十余年间项目成果无数:在国际上首次发明上万平方米月球表面形貌模拟方法和相关技术,建成国际首个及最大模拟月貌试验系统,发明国内首个斜面模拟低重力试验方法……更让崔玉红骄傲的是,诸多成果为今后国家探月工程、火星探测和载人登月等深空领域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核心技术。
天津科技工作者也为科技“入地”不懈努力。如今,城市发展让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成为必然趋势,但地铁、地下商业综合体、下穿隧道等越发密集,邻近项目难免互相影响,沉降、位移、塌陷等频发,成为城市建设的突出问题和难题。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水泥加固土体等被动补救,但土是复杂的,无法精准预测出它向哪儿动、动多少,很难把变形控制在毫米级。”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郑刚教授十多年前开始钻研地下工程建造中的安全精细控制,在此领域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2013年起,他带领团队启动“城市地下工程施工环境变形影响主动控制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项目。“无数次推翻方案,我们终于设计出一种囊体扩张控制技术:把特殊材料制成的囊预先埋入地下,装上传感器等测量动态数据,智能控制系统根据数据自动增减注入囊内的液体,使其根据土的变形调整膨胀幅度,主动精准控制变形。”他说。
“市中心妇产医院和平院区建设时要安装X光机等放射设备,需在地下挖一个12.5米深的基坑。但地铁3号线距它仅9米,传统方法无法精准控制变形,深坑极有可能影响地铁运行。”团队成员之一、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刁钰说,是囊体扩张控制技术让地铁隧道位移被有效控制,保障二者互不影响,且囊的材料还可降解,最终工程节约费用500万元,工期缩短30天,“我们把技术向全国推广,现在成功用于全国13个省市100项重大地下工程,获得直接经济效益33.63亿元,对行业科技进步起重要推动作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明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方向、路径和措施。我们要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在战略规划、政策措施、重大任务、科研力量、资源平台等方面发挥统筹作用,构建协同高效的决策指挥体系和组织实施体系,推动新型举国体制在津深入实践,把体制优势更好转化为科技创新治理效能,凝聚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市科技局局长朱玉兵说。
原文链接:http://jinwanbaoepaper.enorth.com
(编辑 刘晓艳 王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