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4月4日消息(记者周思杨)近日,河东区政府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办公室与天津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共同举办“花间相遇 文创携行——区校企共建探索‘文创+非遗’产业发展新路径暨河海津韵文创产业发展联盟分享汇”第四期活动,众多非遗专家和传承人、高校代表、天津市文化创意企业以及金融机构代表齐聚一堂,探讨非遗活态传承与文创产业创新发展话题。

春回天大看海棠,杯转时叙品茉香。本次活动借助天津大学130年校庆与海棠花节的良好契机,以天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老津卫”品牌为样板,重磅推出“海棠花与茉莉花的故事”系列文创茶,巧妙地让校庆文化与茶文化深度融合,进一步扩大老字号的传播渠道和市场渠道,积极探索产品、服务、市场三位一体的“文创+非遗”产业发展路径。“高校有很多专业的人才,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前沿理念能带来很多新思路。和天津大学合作推出文创产品能让非遗老字号更加受年轻人的喜爱,非遗的传承也就有了更坚实的基础和更广阔的空间。”老津卫茉莉花茶总经理迟兴美说道。
活动现场,“老津卫”茉莉花茶拼配工艺传承人现场演示茶叶窨香、拼配技艺,天津大学的创新创业团队也带来了“时叙棠茉”文创茶项目路演,将非遗茉莉花茶与天大海棠文化有机结合,打造出了天津大学第一杯“非遗文创茶”,展现出高校学子在文创领域的创新活力。期间,河东区文创办与天津大学人文艺术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有力推动区校文化共建工作迈向新台阶。老津卫(天津)茶业有限公司、天津市天大赛奇节能技术有限公司、天津直沽印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三方签署合作意向书,将共同助力河海津韵文化体验馆项目,为拓展津派文化展示空间添砖加瓦。

据悉,河东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非遗资源丰富多元,“直沽根、海河脉、工业地、非遗韵”是直沽文化的鲜明特色。截至2024年底,全区共有非遗项目171项,其中国家级3项、市级21项,数量居全市前列。近年来,河东区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着力打造津派文化品牌,促进商旅文体展深度融合。此次活动是“文创+非遗”产业化迈出的关键一步,既激活了非遗生命力,也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下一步,河东区将通过政府搭台,高校、企业协调联动,持续推进非遗老字号企业文创品开发,持续推出系列海河文创礼物,打造河东非遗IP,帮助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寻常巷陌,飞向大千世界。
央广网:天津大学第一杯“非遗文创茶”出炉_央广网
(编辑 焦德芳 牛和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