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天津教育报:天津大学在沪举办具身智能科技与产业发展论坛

      2025-05-01       

天津教育报讯(记者 彭未风 通讯员 焦德芳 吴润华)适逢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之际,日前,由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联合天津大学上海校友会主办的“具身智能科技与产业发展论坛”在上海浦东软件园成功举行。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的学者,芯原股份、智元机器人、地瓜机器人等30余家产业链企业以及华成创投、鲲鹏一创等10余家投资机构的近百位代表,通过9场专题报告、6项创业项目路演及8项产学研对接项目交流,共探具身智能技术的产业化路径。

具身智能作为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要方向,其核心在于通过多模态感知、认知决策和精准控制系统的有机整合,赋予机器设备类人的环境感知与自主行为能力。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继平在开幕致辞中强调,具身智能作为国家战略布局的重要领域,已在手术机器人、无人巡检等场景实现突破性应用,其发展将重构人机协作模式,对推动医疗健康、智能制造等领域的产业升级具有战略意义。

据了解,全球相关产业规模预计在2030年突破5000亿元,其中我国在柔性传感器、多模态融合算法等关键技术领域已形成特色优势。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谭超在专题报告中介绍,学院通过整合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资源,在智慧能源、特种检测、生医传感、类脑智能等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上海浦东软件园项目投资部总监曾琅指出,具身智能技术的产业化需同步推进技术创新与生态建设。对此,论坛设立了项目交流及资源对接环节,8家企业现场就20余项具体技术展开交流,涉及无人机巡检、超低成本芯片的核心算法平台移植等。值得关注的是,由天津大学校友团队研发的“水下移动智能机器人平台”项目,因其机器人具备底层硬件自主化、高抗流性能、作业拓展度高等特点,已获得多家投资机构意向对接。

天津大学校友总会秘书长潘峰表示,作为我国最早开展智能技术研究的高校之一,天津大学将通过“双导师制”联合培养、校企联合攻关等机制,加速推进理论创新向产业应用的转化效率。本次论坛形成的十余项产学研合作意向,预计将推动相关技术在服务机器人、特种装备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进程

天津教育报:天津大学在沪举办具身智能科技与产业发展论坛 - 今日头条

(编辑 焦德芳 郭新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