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通讯员 邓帅 庄哲明)1月18日下午,天津大学空中讲堂节能减排大赛专场在线上顺利举办,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副院长、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委员会秘书长俞自涛教授,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王天友教授,大赛资深专家赵军教授等嘉宾出席活动。除了天津大学的参赛同学们,本次活动还吸引到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700余名学子共聚云端,一起深入探讨节能减排大赛的参赛过程和备赛方向。

活动开始,俞自涛教授进行了题为“强化节能减排意识,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报告。报告分为两部分。在第一部分报告中,俞教授首先从宏观角度对节能减排大赛进行了总体介绍,为我们讲解了节能减排大赛的创办历程与其自2008年首届比赛举办至今所取得的巨大反响。而后,俞教授对历届比赛中别具一格的获奖作品进行了介绍,从中总结优秀作品的关键要素,同时可以看到,这些作品并未止步于节能减排大赛,而是进一步在更高层次的平台造福人民群众。同时,他鼓励参赛队伍进行多学科交叉和开放式选题,打破专业视野局限,使作品更好与实际结合、为社会服务,激发创新理念,达到理论结合实际的目的。在报告的第二部分,俞教授围绕参赛全过程进行讲解。俞教授强调作品选题是科技创新活动的首要环节,选题要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开始,树立明确的目标与方向,以价值性、科学性、新颖性、可行性、创新性为选题原则,并为我们介绍了多种多样的选题途径,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随后,天津大学往届的特等奖队伍成员也和同学们进行了交流分享。来自第11届特等奖队伍的苗轩博结合自身两次参加节能减排大赛的参赛经历,着重介绍了团队构成与分工环节的宝贵经验。来自第13届特等奖队伍的苏梓南、郑瑞凡围绕作品选题、背景描述、主体介绍和效益分析进行具体介绍,并对参赛作品作出了讲解。来自第14届特等奖队伍的苏上淳、黄致新现场还原了决赛时的答辩风采,并结合实际感受介绍了展示经验。

活动最后,由赵军教授主持了提问环节,来自各个高校的同学们反响热烈,讨论火热,为活动画下了圆满的句号。

据悉,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围绕同学们关注的竞赛主题,针对同学们平时因学习繁忙导致竞赛参与深入不足的痛点问题,邀请竞赛组委会秘书长、竞赛资深指导老师、历届获奖学生等进行多场线上赛前培训、作品介绍及经验分享,鼓励同学同学们积极参赛,取得良好反响。
(编辑 张华 郭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