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聚焦天大 > 正文

全国第二届非遗学交叉学科硕士生入学

      2023-09-10       

本站讯(通讯员 杨扬)9月8日下午,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下称“冯研院”)举办入学仪式,迎接2023级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新生,并向社会各界公布非遗学在学科理论和教学方法上取得的核心进展。经过十多年的孕育和过去一年的培植,非遗学的种子已经扎根天津大学,绿意盈盈地成长起来。

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代表学校欢迎第二届八名非遗学硕士新生。他表示,自2021年天津大学获批全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一级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来,非遗学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迎来由“小”到“大”、由“新”到“强”的蓬勃发展。“同学们,你们选择的非遗学专业肩负着崇高的学术使命,是为了非遗生命的承续,文化命脉的延续,前路漫漫,任重道远。希望你们以冯先生为榜样,永葆天大人的赤子情怀和实干精神,敬畏历史,敬畏文化,爱上非遗,投身非遗,不因困苦而迷茫,不因疲惫而放弃,为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去年的入学仪式上,冯骥才先生曾经问首届非遗学硕士生一个问题:“你真的热爱非遗吗?”在今年的入学仪式上,首届学生已经能够坚定地说出:“是的,我热爱非遗!”她们用自己填词的歌曲《最好的未来》,表达对非遗的情感和信念。而刚刚入学的第二届八名新生,从首届学生们的手中接过学院院章,从院长冯骥才先生和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手中接过录取纪念证书和纪念品,热爱非遗、保护非遗的种子也随之播入心田。

如何度过研究生阶段的生活,才能在毕业之后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充满挑战的社会?冯骥才先生寄语新生,除了在有形的层面完成学业,还要在无形的层面注重对自身的三点修炼:一是要有宽阔的视野,因为视野决定对未来的选择;二是通过多提问、多讨论,提高思想的能力,没有对事物的认识能力、逻辑能力、判断能力、思辨能力,就难以在学术专业上进一步提升;三是承担起责任,责任源于热爱,并非外界强加,而是自愿担当,体现的是世界观和精神境界,责任越大,人的格局就越大,遇见问题才有勇气和定力,不会患得患失,学问也会做得更深。此外,冯骥才先生还将《天津文化地图:热爱我求学的城市》等书籍赠送给新生,建议学生们走出校园,了解自己求学的城市,多一份社会生活的阅历。

2021年10月,天津大学获批全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一级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从历史的角度看,这里是非遗学进入我国高校的第一站。去年首届研究生入学,经过一年的耕耘培育,在全校的支持和冯研院团队的努力下,非遗学的种子已经在天津大学的土地扎根成活,树苗茁壮生长,绿意盈盈。具体来说,主要有两方面的核心进展:

一是为非遗学立说,确立非遗学的元理论,搭建非遗学的知识体系。今年3月,冯骥才先生在《光明日报》发表奠基性的理论文章《非遗学原理》,第一次明确了非遗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学科特征,系统阐明了非遗学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的根本问题,辨清了非遗学的沿革与立场、使命与特征、核心工作与重点关切,为非遗学提供了理论支点和逻辑起点,并前瞻性地指明了非遗学作为交叉学科的建设路径与发展方向。得益于冯骥才先生长久以来的文化思考和躬身实践,扎根中华文化土壤、深具本土文化特色的新时代中国非遗学的学科关键思想和体系框架已经形成。

二是把田野作为教学主体,构筑了非遗学独特的教学方法。今年6月,冯研院成立瑞安木活字、西塘传统村落非遗、南通蓝印花布、杨柳青年画和天津皇会等五个非遗学田野教学基地,并以基地为支撑,开展田野教学和研究项目。这种教学方式的一大新意,是在田野实践中进行全套的理论教育,并借鉴理工科大学实验室的方式,把教学和研究结合起来,让学生加入研究项目,用研究深化教学。另一个新意,是把田野实践跟非遗所在地的需要结合起来,与田野教学基地共同确立科研项目,用理论支持田野。正如冯骥才先生所说,非遗学的本质是一门田野科学,一切问题都从田野里提出,最终还要回到田野,完成非遗学的核心工作——保护与传承。因此就要把田野作为非遗学的课堂,在田野中实现和完成教学的全过程。

“昨天我们的一个团队刚从瑞安回来,明天另一个团队就要出发去西塘。我们的非遗学如今充满活力。”冯骥才先生透露,冯研院对非遗学的学科建设已经有了详实有序的三年计划:“从去年首批新生入学至今,非遗学已经扎根存活,绿意盈盈地生长起来,我们要让它第二年开花,第三年也就是2025年捧出成果,为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献礼。我们要持续为非遗事业培养、输送年轻的、专业的骨干人才,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做出贡献。”

(编辑 焦德芳 张泽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