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讯(通讯员 任育焓 摄影 王建泽)12月24日,天津化学化工协同中心接受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中期绩效检查。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佳洱、中国科学院院士田禾、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建峰、国家基金委副主任高瑞平、兰州大学原校长李发伸、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计划局局长孟宪平、河北工程大学校长王延吉担任此次考核的评审专家,国家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雷朝滋、计划处处长邰忠智出席会议。此次中期评估重点考察六个指标体系,包括:中心地位、能力和水平,中期目标实现情况,承担和完成重大任务情况,协同创新的实质性效果,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经费使用情况。历经两年多的锐意进取和协同创新,中心在此次检查中得到了考评专家组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

雷朝滋做开幕式致辞,李发伸担任考核专家组组长。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代表牵头高校做了题为“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抓手 推动学校综合改革和事业发展”的工作汇报。李家俊介绍了学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工作思路,系统阐释了学校在建立协同创新中心强有力的高效管理框架、特区式的管理制度体系和完善的多元化资源投入机制等方面的具体举措,以及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自认定以来的建设成效,高度总结了中心的辐射作用和影响启示。李家俊表示,“2011计划”是一项改革的计划、创新的计划、更是一项战略规划。天津大学将紧紧围绕‘2011计划’的核心与重点,积极推进协同创新中心的发展建设,实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为创新型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中心执行主任、天津大学副校长冯亚青从八个方向向评审专家组进行详细汇报,包括:建设运行基本状况、发展规划制定和落实情况、承担和完成重大科技任务情况、取得的重大标志性成就、中心内部制度建设、可持续创新能力、资金使用情况、以及下一步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汇报内容翔实全面,完整的向评审专家呈现了中心在两年多建设时间里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协同创新成果。听取汇报后,专家组成员针对六项重点考察指标进行了逐一提问和质询,中心主任主任、各平台牵头人和团队负责人详细解答了相关问题。


汇报结束后,评审专家组成员来到天南大联合大厦考察了燃料化学与技术、表面与界面催化等中心实验室。各实验室负责教师为评审专家简要讲解了其实验室以及平台团队的建设情况,实验室高端专业的设备、干净整洁的环境、以及安全有效的防护设施得到了评审专家的认可与好评。

会议的最后,李发伸代表评审专家组成员进行了考评总结。专家组认为,天南大化学化工学科之间强强联合,优势特点突出,中心从基础研究到实际应用全部涵盖。与中心建设初期相比,中心的协同越来越紧密,中心的创新水平逐步提高,并且有望在将来得到进一步的突破。

专家组成员也对中心提出了建议和殷切希望。建议中心在成果转化方面能够加大辐射面,在京津冀地域中协调发展。希望中心能继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中心科研队伍、管理队伍、秘书队伍建设等。最后,李家俊代表中心和天津大学感谢评审专家提出的忠恳意见和建议,并表示中心会利用此次中期检查的机会,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各项科研和管理工作,更加聚焦研究目标和重大任务,把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天然的协同优势发挥得更好,为国家化学化工学科发展和技术进步贡献力量。
(编辑 彭莉 学生编辑 李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