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通讯员 王悦)5月15至17日,第二届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在天津举办,本届大赛共设置了无人驾驶、智能辅助、信息安全、虚拟场景四个组别,国内外的91支智能驾驶队伍参赛。来自天津大学无人驾驶汽车交叉研究中心的“猛狮”智能驾驶汽车参加了无人驾驶和虚拟场景两个赛事,获得了无人驾驶组最佳乡村道路通行奖、虚拟场景组领先奖、无人驾驶越野赛优秀奖和城市街区场景赛优秀奖等奖项,彰显了“天津大学智能驾驶”团队的信心和实力。
![](/__local/5/40/8F/9A7AD1EE56C142B5FFFD101AB00_69412B46_20919.jpg?e=.jpg)
作为大赛开启后第一支发车的车队,天大“猛狮”无人驾驶车在农村越野道路挑战场景中全程无任何人工干预,顺利完成了拖拉机会车、上下坡、连续转弯、涉水行驶、窄路避障、避让行人和动物等16个场景科目,高大的天大“猛狮”还能够从容流畅地穿越了仅比车身宽40厘米的狭窄通道,展示了该智能驾驶车在乡村道路识别、障碍物感知及车辆智能控制算法等方面的优势。天大“猛狮”也是在第一赛段唯一顺利通过全部科目的赛车。
![](/__local/E/10/07/0F3AF315CA78DCF140D940D9C22_0951813E_1A169.jpg?e=.jpg)
在无人驾驶城市街区场景挑战赛上,天大“猛狮”在完成车辆跟驰、通过环岛、通过拥堵区、施工绕行、事故区绕行、避让下班人群、桥梁上通行、跟随公交车、避让非机动车等20个场景科目时,仅进行了3次人工干预,就“完美”过关,获得了大赛组委会的认可和好评。
此外,在虚拟场景比赛中,“天津大学智能驾驶”团队开发的控制器“指挥”虚拟仿真平台中的车辆在复杂的交通环境中,相继完成跟车、换道、紧急制动、超车以及行人横穿马路等任务,体现出该团队基于深度学习与车辆动力学模型相结合的智能控制算法的优越性能。
在比赛中勇猛无比的天大“猛狮”其实是由比亚迪唐2015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改装而成,具备了线控转向、线控制动和线控油门的功能,并配备工业相机、4线和16线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惯导等多类型传感器。
![](/__local/F/DB/3B/E801E74A465A45670B962407168_31EC7B28_2BC77.jpg?e=.jpg)
![](/__local/3/48/41/9A3EE5F3280CB5408DD39B1EAA4_68DA16AB_9378E.png?e=.png)
天大“猛狮”集成了天津大学车辆动力、仪器工程、图像处理、机器学习、自动控制、数学优化和微电子等多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通过了多学科交叉融合,“天津大学智能驾驶”团队突破了雷达信号处理、光学图像感知、多目标路径规划、驾驶经验学习、车辆动力学控制和智能车辆综合评测等关键算法,并开发了新一代基于多CPU与多GPU协同的多任务协调调度及并行实时计算的软硬件平台。天大“猛狮”已在虚拟环测试平台和校园内的智能驾驶试验区内进行过多次评测和验证实验,并对全套算法和平台进行了优化,在这次比赛中“如虎添翼”。天大“猛狮”还参加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主持的为期三周的北京园博园公开路测,车辆的各项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天津大学无人驾驶汽车交叉研究中心由机械、精仪、电信、自动化、计算机、数学等六个学院相关学科为基础,由车辆动力、仪器工程、图像处理、机器学习、自动控制、数学优化和非线性系统等多个研究方向构成的多学科交叉科研团队组成。该团队于2016年成立,现有教授、副教授和讲师20余人,博士生和硕士生60余人。研究中心的建设得到了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院士的指导和支持。
(编辑 靳莹 李潇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