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年12月18日 03版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讯(记者/摄像 韩萌萌)1米5左右的个头,白色圆锥体的身型,液晶显示屏的脑袋,一台由天津大学智算学部研发的AI机器人日前在天津大学图书馆测试运行。
记者在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图书馆(北馆)三楼的一间阅览室看到,这台名为“智图”的机器人正在书架间“巡逻”,凭借其底部的激光雷达,机器人在适应新的应用场地,为自动导航的实现做好准备。同时,高精度传感器材的配备,让机器人在遇到未知障碍,如走动的人和其他障碍物时,可以实现有效避让。
据了解,该机器人集导航、地图构建、射频定位、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等多项高精尖技术于一身,可完成自动化、智能化的图书盘点。和传统人工盘点相比,智能图书盘点机器人不仅能够大幅提高准确性和效率,还可以帮助图书馆更加科学合理地调配人力资源,让更多的馆员投入到研究工作中去。
在天津大学图书馆,记者见到的不只有智能机器人,从微信扫码、人脸识别等多种进馆方式到图书的自助借还,借阅卡已不再是馆内必备工具;从手机收到“取书码”到从预约柜拿书的同时完成借书程序,对于一本心仪图书的等待不再是遥遥无期;从阅览空间的网上选座,到研讨空间、照相室、录播间等各类空间的提供,图书馆不再仅仅是“一座难求”的“自习室”,而是可为专业作图、视屏会议、学术答辩和演讲报告等提供各类场所的“信息共享空间”。
作为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的图书馆,天津大学图书馆的历史可追溯至1895年。截至2018年年底,天津大学图书馆拥有纸质书刊320余万册,电子图书和期刊170余万种、267个数据库(子库),双校区馆舍建筑面积总计达7万余平方米。
近年来,天津大学图书馆的功能在不断转变,依托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高新技术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以智能化服务、智慧管理与决策支持等为核心,对传统图书馆服务系统进行升级、优化和改造,逐步构建智慧图书馆服务体系。
在新技术体验区,读者可以试用多种先进的电子阅读设备,也可以尝试设计、打印3D模型,体验全景虚拟现实技术,与机器人互动,学习编程操作,或在朗读亭中感受“朗读者”的魅力;在影音欣赏室,读者可以接触到各类经典音乐和影视作品,图书馆的“知学”系列活动每年开展400余场,落实推进天津大学“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体系。
“天津大学图书馆的定位是天津大学的信息资源保障中心、学术支持服务中心、科技创新体验中心、文化传播交流平台、自主研修学习空间。”天津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孟少卿在接受采访时介绍,天津大学图书馆致力于构建统一的数据平台、用户平台、服务平台、管理平台和决策分析平台,并整合现有信息系统平台,全方位建设图书馆的物联网体系,逐步实现智慧图书馆的建设目标,随时随地为读者提供支持各类终端便捷访问的个性化、智能化服务;为图书馆工作人员提供高效率的管理平台;为学校提供决策支持的智能化情报分析和学科服务平台。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https://www.chinaxwcb.com/info/558475
(编辑 刘晓艳 赵一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