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Comprehensive news

研究生院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作者:研究生院理论学习中心组编辑:梁绍楠 罗晨尹来源:研究生院理论学习中心组

在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近日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向全体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表示祝贺。10月2日上午,研究生院理论学习中心组全体成员参加了天津大学(北洋大学)建校13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第一时间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回信精神。10月9日上午,研究生院理论学习中心组在北洋园校区行政服务中心B301会议室就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进行专题学习研讨。研究生院党支部书记王延辉进行领学,中心组成员分别交流学习体会,围绕中心工作进行研讨。

中心组成员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温暖人心、振奋人心、鼓舞人心。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为我们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研究生教育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为我们推动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设定了目标。站在建校130周年的新起点,要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与“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将总书记的殷切期望转化为深化改革的实际行动。要坚持以历史自觉强信念,以作风建设固根本,以创新驱动破难题,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天大力量。

中心组成员一致认为,要深刻把握总书记回信的精神内涵与实践要求,聚焦关键领域,明确任务路径,书写好教育强国的天大答卷。一是要深化招生改革,服务战略需求。研究生教育作为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渠道,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坚持“四个面向”,不断优化人才供给、提高生源质量,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通过优化推免政策、提前下达博士生指标、推进工程硕博士专项计划等,更加精准地选拔具有家国情怀与创新能力的人才,高质量实施各类直接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专项培养工作。二是要建强导师队伍,提升育人能力。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系统推进“导师育人能力提升工程”,着力打造一支高水平、有担当的导师队伍,是深化教学科研改革的具体行动,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障。要完善导师支持激励体系,推动校企“双导师制”落地;加强导师发展中心建设,构建常态化评聘机制;实施“未来领军导师”“青年先锋导师”等项目,带动全校导师队伍整体提升。三是要创新培养模式,突破“卡脖子”瓶颈。践行“从未来到未来”的育人理念,强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学科交叉,超常规培养新时代所需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基础研究与科技攻关提供有力支撑。要聚焦分类发展,深化实践成果评价改革,完善产教融合基地建设,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培养卓越工程人才。要强化数智赋能,在硕博各阶段加强学生人工智能素养培养,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加快培养高水平人工智能人才。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