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学习二十大】理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关于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体会

      2022-11-27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近年来,党中央持续加强基础学科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着力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人才培养是“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踏上新征程,作为学校基础学科大院和教学大院,理学院成为学校基础学科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之一。

随着应用物理系、应用化学专业获批教育部首批“强基计划”,应用化学专业的“侯德榜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获批教育部2021年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对理学院不断健全和深入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出更高要求。理学院将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国家科技进步踔厉奋发。

一是坚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要站在心怀“国之大者”的政治高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把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强基计划和拔尖计划为契机,不断完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打造具有天大特色的应用化学/物理专业精品课程,建设适合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看齐国际一流水平的课程体系和教师队伍。坚决贯彻执行“一流本科教育2030行动计划”,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积极对接社会需求、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下功夫。

二是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基础研究的能力和水平是加快推进我国科技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理学院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进一步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解决新材料和新工艺等“卡脖子”技术的相关基础科学问题,不断加强基础理论研究。要加强科研方向的凝练和布局,提高基础研究水平和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集合优势力量,在国家重大项目上取得更大突破。加强重点科研基地平台建设,发挥好对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加强原创型科研、引领性科研。

三是加强理工融合,打造学科发展优势。天津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强工、厚理、振文、兴医”的综合性学科布局将理科发展放到了重要位置。要充分利用天津大学工科优势,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和学科特色,推动化学、物理与学校工科优势学科的交叉融合,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托有机光电化学中心、药物与生物化学中心、功能合成与化学中心、化学测量与成像中心、生物信息学中心、量子交叉中心、天津市低维功能材料物理与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平台,组建与学科发展相适应、具有鲜明特色、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做好对前沿方向和重点团队的培养和支持,建设有重要影响的优势方向,不断提高化学学科和物理学科显示度,形成具有“天大”标签的学科特色,全面提高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和声誉。

四是坚持人才优先,加快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要加强顶层设计,做好学院人才工作的谋划部署,推动人才队伍质量持续提升、结构持续优化。以学科优势和特色研究方向为牵引,引进高端人才,通过以才引才、以才荐才,依托北洋青年科学家论坛大力引进青年俊才进入团队,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做好自身人才培育工作,创建良好的激励竞争氛围,推动教师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促进人才的可持续成长。完善人才评价激励制度,进一步优化人才生态环境,多渠道、大力度培育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自信自强,开拓创新,理学院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快一流学科建设,厚植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成长沃土,为将天津大学建成中国特色、天大品格的世界一流大学贡献力量!

(编辑 焦德芳 徐源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