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学习二十大】法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关于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体会

      2022-11-29       

本站讯(法学院供稿)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在党的二十大上作的报告是中国共产党面向未来三十年践行初心使命的政治宣言,是向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更是一份处处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法学真理光芒的里程碑式文件。报告中,党中央就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了战略部署,确立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奋斗目标。

报告将法治建设进行专章论述,这一做法在党的代表大会历史上尚属首次,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法治建设的重视提升到了新的历史高度。报告高度评价十八大以来法治建设成就,作出历史性总结:“全面依法治国的格局基本形成”,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报告明确提出必须“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明晰了法治建设的中心目标,即要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来推进法治建设。提出要“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这是对我国法治建设的新要求。

报告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前进道路,围绕四个维度作出了战略部署。一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一步突出宪法作为法律体系核心的统领作用,充分强调了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依法治国进程中的核心地位。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宪法根本大法崇高地位的深刻认识。报告提出“加强宪法的实施和监督”,旨在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提高合宪性审查工作质量,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报告指出要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的立法,体现了党中央对新时代立法工作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报告强调要持续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首次提出“统筹立改废释纂”,特别是提出“纂”,并将其与立改废释并列,体现了党对法律编纂工作特别是法典化工作的高度重视。报告强调要全面提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对于实现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二是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将法治政府建设摆在更为突出位置。报告首次将“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职责体系”等内容放置到“扎实推进依法行政”部分来论述,表明了党中央对“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职责体系”等行政体制改革放置在法治轨道上加以解决的态度,体现了以法治手段优化政府的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的治理思路。报告明确将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着力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三是严格公正司法。报告提出“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增加了“全面准确”的要求。强调要规范司法权力运行,强化对司法活动的制约监督。明确提出“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凸显了党中央对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高度重视。强调不断完善公益诉讼制度,体现了对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工作的肯定,以及对未来公益诉讼的期许。四是加快建设法治社会。报告将法治社会建设单列为一节,凸显了法治社会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提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深化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发挥领导干部在法治建设领域的带头示范作用。

通过对二十大报告的学习,我们深刻体会到,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编辑 焦德芳 万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