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人文学院供稿)人文艺术学院作为天津大学“最年轻”的实体学院,建院之初,就迎来了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应该说,人文艺术学院的起步发展,是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光辉指引下扎实推进的。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将全院师生员工的精气神、战斗力、真本领聚焦到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学院事业发展上来,带领全院师生员工深入领会学校党委对学院事业发展的核心定位,充分认识学院在天津大学育人全过程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和价值体现,将学院建设成为天津大学“至善至美”的育人单位,是未来一段时间学院党委最重要的工作任务。
一、坚持育人导向,用新思想引领学院的新发展
人文艺术学院党委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学院定位和事业发展的重要思想指引和理论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明确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如何为党为国育人,如何为人为才立德,特别是如何发挥学院文、史、艺等学科优势特色,以“美”立德、以“美”育人,都成为学院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工在谋划学院初创时期事业发展的重要思考。人文艺术学院是学校学科发展定位中“振文”的重要举措,对我校“综合性”发展至关重要。要在学院的发展建设过程中,探索符合天大特点的“综合性”,发展特色文科。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卓越人才。通过自身建设,必须发挥对全校学生的“养育”作用,涵养学生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求善、求美。
二、坚持守正创新,探索新思想在学院的新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任务,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全面部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人文艺术学院以“人文”、“艺术”命名,就带有了以文化广育人才的天然属性。
学院领导班子和广大教职工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探讨学院发展定位过程中,普遍认为:新学院的建立,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天津大学的新实践。学院建设恰逢其时,要为坚定文化自信贡献天大力量。人文艺术学院在未来的发展建设、课程建设、科学研究、通识教育等事关人才培养的工作中,要进一步探索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弘扬中国精神、彰显中国气派。
三、坚持问题导向,自信自立寻求发展新突破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我们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人文艺术学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同样也面临着过去遗留的老问题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学科发展、激励机制、师资队伍、评价体系等,都不同程度存在制约事业发展的因素。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在学校领导和机关部处、兄弟学院的关心指导下,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有些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新学院的师生将继续发扬不等不靠不回避的精神,通过大家的集体智慧,将问题转化为发展的机遇,转化为干事创业的课题,转化为事业发展的突破,迎难而上,以白手起家的创业精神,创造条件谋求发展,积极进取高质起步。
(编辑 焦德芳 万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