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今晚报头版:母亲节听女科学家讲述为母心得 比起陪伴 孩子更需要榜样

      2017-05-15       

  

  《今晚报》(2017年5月14日01版)

  本报讯 (记者江珊)今天是母亲节,中国科学院妇工委与天津大学近日联合举办了女科学家进校园活动。本报记者专访了两位中科院女院士与一位中科院女教授,在谈到如何兼顾“母亲”与“科学家”两个角色时,3位女科学家均表示,对孩子来说,比起陪伴,他们更需要一个人生榜样。“我们期待更多母亲成为科学家。”女科学家们笑着说。

  “女大学生的比例非常高,但女教授、女院士的比例却很少,中国科学院女性院士仅占6%,中国工程院的女性院士仅有4%,为什么很多女性科学工作者没能在科研道路上坚持下去?我觉得一方面是兴趣有限,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女性的社会角色过多,导致科研精力有限。”中科院院士、遗传生物学家曹晓风告诉记者。有着一双儿女的曹晓风家庭十分和睦,有了孩子后长期三代同堂,在处理母亲与孩子关系上,曹晓风有自己的诀窍。“科研是我的兴趣,也是我的事业,科研路上勇攀高峰让我自信、自强,对于孩子来说,一个自强的母亲不仅值得敬佩,也是人生的榜样。”曹晓风说。

  中科院院士阎锡蕴教授的家庭曾获得过中科院“五好家庭”的称号,她不认为“母亲”与“科学家”的角色是对立的,“‘科学家’也可以顾家,也可以浪漫。”阎锡蕴向记者展示的电脑照片中,有她烹饪的菜肴,她还亲手给家人制作生日蛋糕。

  对于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国家动物博物馆馆长乔格侠教授来说,儿子是她最大的骄傲。“女性科学家大多以事业为重,陪伴孩子的时间往往都不多,所以,我教育儿子从小要独立自强。”乔格侠说。 

  今晚报:http://epaper.jwb.com.cn/jwb/html/2017-05/14/content_1_6.htm

  (编辑 张华 姚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