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local/7/E9/22/A6D2703D8444F0FE6A2CE2AEF54_F089EAD6_72007.jpg)
![](/__local/A/65/33/FB639FF1F363D1B8C53251BF56E_9DBDA689_15335.jpg)
手机一键打开灯光、空调,屋内木色环绕,绿植盎然。6月26日,天津大学研究团队在中国建筑科学大会暨绿色智慧建筑博览会上发布智慧建筑——“一生之宅”。
“一生之宅”作为可持续建筑,不仅适应家庭周期的循环,也旨在创造“正能源、全循环、零排放”的居住方式。这间小屋在太阳能建筑集成技术上进行了创新,借鉴中国传统建筑“反宇向阳”的特点,采用不对称V型屋面形式,增加南向得热和采光。同时增加屋面光伏面积,在冬季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甚至多余电能可传输至电网,成为电能交易的“产销者”。此外,作品的结构选材以木材、金属等生产加工对环境影响小或回收收益高的材料为主,材料隐含碳排放较小,具有很高的环境效益。
“在未来应用中,智能一体化是大势所趋,我们也在不断精进智能化体系的效果。”天津大学教授杨崴演示了通过APP操纵百叶开合与叶片倾斜程度,便捷灵活,老人也能快速上手操作。“在未来市场推广中,我们会寻求性价比更高的材料、设备和集成方式,让‘一生之宅’物美价廉。”
经济日报:https://proapi.jingjiribao.cn/detail.html?id=347072
(编辑 焦德芳 全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