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十九届“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Chinacreative challenges contest,简称3C大赛)国赛评选结果揭晓。我院师生凭借卓越的创新设计与前沿探索,在本届大赛中表现优异,展现了我院在数字艺术与设计交叉领域的深厚实力与人才培养的显著成效。
“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是入选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的重要赛项,也是我国数字艺术设计领域首个跨学科、多专业、参与院校多、影响广泛的权威赛事。大赛致力于引导大学生以创意为笔,以匠心为墨,创作出内涵丰富、具有积极价值导向的优质作品,为推动社会审美普及与文明进步贡献力量。第19届大赛共吸引全国3950所院校参与,征集作品总量高达425,071件,竞争空前激烈。
在本届大赛中,我院学生作品于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两项国家级一等奖:
在社会创新类别中,由王鹤老师指导,学生张斯容创作的四年级设计课作业《工业文化遗产的“再媒体化”与数字叙事实践》荣获国赛一等奖。该作品聚焦工业遗存的活化与传承,通过创新的数字叙事手段,为文化遗产注入了新的时代生命力。

在艺术疗愈类别中,王鹤老师指导的人工智能课程“装置艺术与环境设施A”作业《心流哲思域》(魏田欣、王琳涵)荣获国赛一等奖。作品深入探索艺术与心理的交融,构建了一个引导观者进入冥想与内省状态的情感空间。

同时,本着师生共同体,师生共同创作、研究、成长的理念,王鹤老师自己也参赛并在本届大赛的教师赛获两项国奖:《生态公共艺术》荣获教材教辅类国赛一等奖,体现了在教学资源开发与知识体系构建上的创新;其撰写的《非遗 AI 设计教学中的双三角模型》荣获学术论文类国赛一等奖,展现了在非遗现代化转译理论前沿与方法论探索上的基础。


此外,在中国风传统文化类别中,由王鹤老师指导,学生司骜、胡杨帆创作的作品《三星堆角色设计》荣获国赛三等奖。该作品从古老文明中汲取灵感,以当代设计语言进行创造性转化,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次佳绩的取得,是我院长期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与教学创新改革的成果缩影。系列获奖作品充分结合了新质生产力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了师生关注社会、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未来,学院将继续依托此类高水平竞赛平台,激发师生创作热情,为培养引领未来的复合型设计人才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