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一食堂,六里台中心建筑
我在母校的时候,学生基本上都住在六里台,虽然七里台也有几座学生宿舍,但是相对非常少,所以那时候生活设施基本都集中在六里台,而我在校时光有一大半也留在了六里台。
北门如校风一般低调朴实
那时候校外活动最多的是去滨江道shopping或者火车站来回。这两个目的地基本都是从北门进出的。至于在卫津路上的主门——东门,四年内去的次数可能都是个位数。
25-27斋
28-30斋
所以让我们从北门往六里台走,看看这一路哪些恒古未变而哪些又沧海桑田。进了北门沿太雷路走到“员工之家”也就是原来的“地热浴室”前右拐进入集贤道,走过现在已经废弃的“天大百货”,道的两边是25-30斋,其中25-27斋在道的南面靠着青年湖,28-30斋在道的北侧。这几个宿舍除了当年辅导员似乎住在29或者30斋里我进去过一次,其他基本上没有老乡,没有女神,没有朋友住在这些宿舍,所以我都没进去。其实那时候我还是很羡慕住在面向青年湖那边25-27斋的校友的,按照今天的概念他们住的可是无敌湖景房,看着湖面上四季变换的景色,估计心情都要舒畅的多。
门头上的“建行”字样依稀可辨,但是已经明显废弃
这块主要的记忆是一个在26斋下面的“建行”分行,当年这儿有校园卡转账充值点以及ATM取款机。就在这儿的ATM机,有一次嘴炮王取钱时,里面正好在修机器,他准备插卡的时候听到ATM机里有人对他说:“等会儿,没准备好呢。”这下印证了他关于所有的自动提款机里其实都坐了个银行柜员的怀疑。让他在神神叨叨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现在这个建行的房子还在,可惜也已经废止,可见新科技淘汰起传统行业是多么迅速。
再往前走到集贤道的尽头就是当时就餐主战场——学生第一食堂。但是当时的学一食堂只有一层楼,现在已经是三层楼了。
学一食堂内景
我特地进去找了一下当年的感觉,据说二层以上在装修,所以我只在一层转了一圈,食堂看上去要比当年大出来一些,似乎窗口都是私营的了,每个窗口都比当年高大上的多。做的饭种类齐全,色香俱全,米饭,炒菜,面条,馒头,西餐中餐基本应有尽有,甚至我还看到有自助形式的冒菜提供。但是这里全部都刷卡,卡机也不是称重计量的机器了。而是按份卖的NFC接触卡机。可惜的是除了校园卡不接受其他任何支付方法,害的我只好找了个小伙子帮忙代刷买了份卤肉面尝了一下。感觉味道不错,比过去的第九大菜系有了明显进步,果然永远是市场调节要优于计划调节。
原来的铁丝网圈着的足球小场已经改成高大上的花圃
吃完午饭,我特地学一食堂周围转了一下,南面的原来用网圈着供学生踢球的小广场(就在这个小场里,我的上铺“总理”同志,让我做靶感受他的球速)已经改成高大上的花坛石凳的休息区。再也没有人在这儿踢球了。
学一旁原开水房处
西南面的开水房也已经没有了。想想也正常,我们毕业的那一年就已经每个宿舍一个电茶水炉了。开水房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原来的学二食堂和回民食堂位置
赛奇餐厅的门脸似乎都没变
学一的北面对面原来的学二食堂和并排的回民食堂也都不见了,而北面原来用学一食堂地下室开的“地下商场”也消失了。倒是私人餐厅“赛奇”还在,而且门脸似乎也改变不大,还买着三鲜饺子,鱼香肉丝,锅塌豆腐之类的老菜,不知道在食堂种类丰富的今天他们的生存是不是有问题。
住了三年的38斋
每个宿舍都有了空调,我们那时候连教室都没空调的
学一的西北面就是我住了三年的38斋。可惜现在门口都有了门禁系统,不像上次来的时候还能到当年的宿舍看一眼,现在都只能在楼下往上远眺一下。每个都有了屋空调,看来11点也不会断电了。对比那时候连电扇都没有的我们,现在的孩子就生活在天堂里。天津的夏天也是很热的,连电扇都没有的我们就只能干扛,基本一个夏天下来,草席上都会显现出一个汗渍泡出的人印。
41斋侧门原来的“财迷”小卖部也没了
与38斋并排的41斋西面门,根据中国国家队战绩上货的,被我们戏称为“财迷”小卖部的也没了。想当年国家队赢了他们卖爆竹,输了卖水瓶胆,老板也算是精准定位客户需求的早期商界精英。
41斋正门对面过去的小炒店据说变成了“回民食堂”
41斋门口的原来正规军小抄铺也没了,房子据说变成了新的回民食堂,但是我没看到招牌,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当年这个正轨小抄铺菜的品种多,老板娘豪爽最好的是接受电话预订,就是不记得订过了是不是给送上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