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校内新闻 > 管理 > 正文

天津大学大力推动“青年之声”平台建设

      2016-05-11       

  本站讯(通讯员 朱华)5月9日,全国高校“网上共青团·青年之声”建设工作推进网络视频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讨论了高校共青团如何进一步提高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直接联系、直接服务、直接引导青年学生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大力推动“青年之声”平台,为“网上共青团”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天津大学作为全共青团两个典型之一,参加了此次会议。在会上,校团委书记吕静向各高校分享了我校推动“青年之声”工作的做法:

  一是找准切入点,提升亲和力。打造小水滴卡通形象,给“青年之声”赋予了一个清新可爱的造型。一颗小水滴,头戴耳机,手拿麦克风。佩戴的耳机象征倾听青年声音,手中的话筒象征为青年发声;把“青年之声”首先打造为学生事务委员会的工作平台,以维护学生权益为切入点,统计整理平台中的热点问题,对接学校职能部门予以解决,为后期的深入推广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加强顶层设计,打好组合拳。多次开展专项研讨,学习吸收各试点高校推广经验,并结合本校实际,将“青年之声”工作与共青团工作做了五个结合。一是与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相结合。比如与团支部“达标创优”、“五四红旗示范团支部”创建等工作结合。近两周,团支部参与提问1200余项,累计回答1000余项。二是与学生代表常任制相结合。鼓励学生代表关注和了解与学生成长相关的现实问题和共性问题,通过提案等方式在“青年之声”平台予以表达。三是与示范教育相结合。发挥青年榜样力量,本届十佳杰出青年评选的16位候选人在4月初全部入驻平台,成为“青年专家”。四是与“第二成绩单”相结合。鼓励学生在“青年之声”上回答问题,通过回答的质量、数量和提交课程论文,申请该课外课程学分。五是与青年问题研究相结合。依靠“青年之声”平台开展调研,线上寻找线索、搜集问题,线下调研问题、解决问题。例如,针对研究生学术诚信、女大学生求职难、你怎么看天大恋爱课等热点问题进行调研。调研成果也得到学校研究生院、就业指导等部门的关注,增进了全校上下对“青年之声”平台的认同感。

  三是贯彻群众路线,突出青年参与。注重突出青年导向,尊重青年主体地位。首先组建“纵向有层级,横向有覆盖”的立体化专项工作组和专家队伍。各学院由团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设专项工作辅导员一名,专家库覆盖所有专、兼职辅导员。此外,学校专业教师、宣传部、学工部、研究生院、图书馆、档案馆等的相关老师都加入校级专家库。除了这些资深专家外,各个学生团支部书记也都成了“小专家”,实现“青帮青”。截至当前,专家库人数达1651人,入驻“微邦”的人数达1794人,极大地延伸了服务青年的手臂。第二,建立校院两级平台,增强用户黏性。面向学院团干部和专项工作骨干开展分层次分类别的培训,各学院再各自组织院级培训。创新性地总结了培训手册、“微邦”用户角色权限功能表,推出一张图读懂“青年之声”等,极大缩减了重复推广的再学习时间,形成“现场教、现场会”的速成培训模式。3-5月全校已有近20个学院开展了专项培训。培训内容不但包括平台如何使用,还包括回答问题的艺术和注意事项,提高“专家”答疑水准。第三,整合校内新媒体资源。依托校内成熟的新媒体平台,实现用户引流。在“天津大学团委”、“天大学生会”等微信公众平台自定义菜单加入“青年之声”平台介绍及问答网址链接,便于学生访问。利用“天外天”校园网、就业指导中心网站,在网站横幅广告、友情链接等明显位置加入“青年之声”就业服务季推广链接,让“青年之声”触手可及,逐步打造以“青年之声”为核心的学校新媒体矩阵。

  四是跟进线下工作,切实服务青年。经过近半年的推广工作,“青年之声•天津大学”目前下设21个院级平台,问题总数4040个,回答总数3799个,点赞数3865次,回复率达到94%,并已形成每周报告反馈机制,针对部分高频问题,线下重点解决。4月29日,在团中央和天津团市委的部署和策划下,在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的协调下,面向全国各省市各级“微邦”组织,开展“青年之声·约会吧”活动,将天津大学“恋爱课”面向全国青年网络视频直播,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此次网络视频点击率达2200次,赢得网友赞叹。

  青年学生是网民的主要群体,本着“团员在哪里,共青团就在哪里”的原则,我校还将继续积极推动“新青年媒体中心”和“青年之声”平台建设,践行“互联网+共青团”的理念,切实提高共青团组织的育人实效。

(编辑 刘晓艳 学生编辑 田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