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校内新闻 > 人物 > 正文

乐当伯乐育森林——记我国国际工程管理学科奠基人、天津大学何伯森教授

      2017-03-04       

    那个永不“服老”的老人走了。2017年3月2日7时58分,我国国际工程管理学科奠基人、原天津大学工程管理系系主任何伯森逝世,85岁。早春的天津大学,安静、温润、暖意充盈,已毕业多年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工管学子们惊闻噩耗,都会泪眼婆娑,朝着母校的方向凝望甚至跪拜。

先生就像一个坐标 原点便是母校

  科图115,是工管学子共同的记忆。这间位于敬业湖畔的办公室,不大,甚至因为堆满了书而显得有些逼仄,但它在学生们的回忆中却是“圣地”。退休后,何伯森几乎每天都来这里“上班”,师生都可以推门而入,迎接他们的永远都是何老师那张亲切的笑脸。

  在2009届毕业生李尧的回忆中,“如果谁有机会能在这个办公室与何老师共处一室,为何老师打下手,那将是莫大的荣耀。”而他也庆幸自己的学生时代曾在科图115驻留过一段时间,虽然仅仅是帮何老师整理文件和书稿。

  在这段驻留的时间,李尧感受到的是师者的勤奋不倦。在他的回忆中,何老师碰到需要用到的电脑操作技巧,就会让们记在他的本子上,以备他下次使用;何老师回复邮件,字斟句酌,考虑细致入微;何老师整理书稿,对新内容、新思路追求不倦,且与实践密切结合。李尧的感受也从师长们那里得到了印证,他的几位导师也常说,当他们倦怠的时候,就会到科图115去看望何老师,在那种氛围下,身上的倦怠会马上消失不见。

  不只是李尧,在何老师身边总是聚集着一群年轻的工管专业学生,他们是主动前来的志愿者,协助何老师处理文字录入、校对、资料检索等工作。而接触过何老师的学生都知道,何老师喜欢讲故事。2006届毕业生徐青在大四的时候因为加入了何老师牵头的建设部工程建设监理的国际惯例及国内发展前景课题而得以认识何老师。在他的记忆中,何老师有时候会跟他讲起自己青年时期的故事,讲他在重庆南开中学求学的故事,讲他在伊拉克参与工程项目管理的经历……“我知道他是要告诉我们,要珍惜当下的生活,无论在世界上的哪个角落心里都要装着国家。”

  当然,在学生们的记忆中,和何老师相关的还有很多很多的“小事”:学生参加歌唱比赛,何老师会异常活跃发动全家老小给学生投票,告诉他们这是天津大学的学生,是他的学生;何老师在每个节日收到世界各地的学生们发来的祝福短信后,都会在科学图书馆办公室里一笔一划的用笔画输入法给大家回复,告知自己的工作近况以及自己健康的身体,让大家不要担心;即便是多年不见的学生,再回到115探望何老师时,何老师都会送上自己的新书,并亲笔把每个人的名字准确地写在扉页上,从未记错过;他会叮嘱学生们在进入就业岗位注意细节,甚至连避免错别字包括标点符号这些的小事也要提醒……

  许多学生的心里都清晰地记得他推着自行车从科图回家的身影,从这个身影他们悟得了一个道理——原来一个人的人生可以如此厚重。

  而对于天津大学工管的学子们来讲,何老师就是一个坐标,无论天大工管人身在何处,都永远记得回母校的那条路。

先生身范“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爱国

  在2008届毕业生杨家驰的记忆中,何老师是个不服老的人,他不允许别人叫他“何老”,觉得还是叫“何老师”更好。而每每有人感叹错过时机或开始的太晚的时候,何老师总是会说:你看我年过半百才开始了新的领域,你怎么会晚呢?

  的确,作为国际工程管理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事实上何老师是在57岁已近甲子之年时才转向“工程管理”,在此之前的近40年,他的专业一直都是“水利”。

  他在1950年考入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水利系,并于1953年留水利系任教,一直到1989年怀着创办国际工程管理专业的愿望,调任天津大学管理工程系系主任。

  何老师第一次接触工程管理是在1985年。当时天津大学正值90年校庆之际,在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CWE)工作的校友梁鉴、李鸿林在返校时向水利系主任提出,希望选派一名副教授以上、有一定设计施工经验,且能够用英语独立交往的教师前往伊拉克水利工程项目上担任技术顾问。尽管彼时的伊拉克正处于战时状态,但何老师依然毅然前往。正是这个偶然的机会为年逾半百的他开启了国际工程管理之门。投标报价、合同管理、变更、索赔以及技术谈判……何老师每天都要通过与外方人员交涉、谈判,一个接一个地解决各类项目管理和技术问题。由于妥善处理了工程中遇到的一个个难题,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一年的实践将何老师这个国际工程管理的“门外汉”磨练成了行家。也正是因为这次经历,何老师意识到了我国在工程管理方面人才的欠缺,也让他的心中产生了要为国家培养一大批国际工程管理人才的强烈愿望。

  何老师的学生们都记得当年他在伊拉克艰苦谈判时许下的“豪言壮语”:今天你们面对的是一个我,十年之后我的学生将回来和你们一比输赢!

  回国后,在他在奔走呼吁之下,天津大学在1993年率先在全国开设了“国际工程管理专业”。与此同时,他先后出版了《国际工程合同管理》等著作 8 本、译著 8 本,他编写的教材一版再版,是全国国际工程管理类学生常用的教材,而他在82岁时还出版了《建设工程仲裁案例的解析与思考》,并仍然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所突破。

  “光阴似箭,一转眼,跨入了‘80后’的行列,回顾二十多年来在两个新的领域学习、工作的过程中,笔者把对事业的梦想纳入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华梦中去,充分地享受着为事业而拼搏的幸福和快乐。我想,这就是人生。”这是何老师在几年前写下的文字,也是他一直以来践行的准则。这个出生在解放前,青少年时期先后在重庆南开中学受到“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校训和北洋大学“实事求是”、“家国情怀”精神影响的学者、师者,一生都在发挥着自己最大的能力,为国为民建功立业,甚至在80岁以后,他还在为我国建设老年服务管理专业奔走。

  在何老师身上,学生们读懂了一个原则:“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爱国”。许多人也都还记得2012年他80岁时在“何伯森国际工程管理教育发展基金启动会上,提起自己儿时遭遇日寇侵华,烽火连天,深感国家积贫积弱,不禁热泪纵横,几度哽咽的场景

  关于何伯森老师,在天大工管人学习的教材上、老师们的课堂上、师兄师姐的“面授机宜”中,还能听闻他的许多传说。正如他的“再传弟子”杨秋波在悼念文中所说,一个已经退休20多年的老教师,即便是不到20岁的最年轻学子都发自内心地亲近他、尊重他、敬仰他,这很难用经济学或者管理学来解释,但这恰恰是对一个老师最大的褒奖,对一所好大学的注脚。

  先生是报春者。如今,工管学子已山花烂漫,拜请您在天堂微笑安息。(撰文:本站记者刘晓艳 图片:本站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