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校内新闻 > 文化 > 正文

用一首交响乐来呼唤“大学精神”——天津大学青年作曲家冯公让创作《第一交响曲》始末

      2015-09-15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部交响曲的内涵,那就是作者对‘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呼唤。”尽管,冯公让并不愿意用文字来更多地形容他创作的首部交响乐作品,因为音乐的魅力就在于它让任何文字的描述都显得苍白,一切都要交给耳朵和心灵。但谈及创作动因和历程,冯公让数次“情不自禁”地哽咽和激动,让我们看到了这部交响曲作者所要表达的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反思,对近代高等教育的思索,对人性的或拷问、鞭挞或讴歌、赞美。

  交响曲的创作,让这位年轻的作曲家经常彻夜难眠,他的情绪、他的神经甚至他的身体,都因为这部交响乐每个音符的诞生而压抑、彷徨、亢奋、颤抖。

  这部交响乐共分四个乐章,创作历经16个月。冯公让坦诚,这16个月的创作过程对他来说,是一次次地洗礼自己的思想和精神。他读历史,看影像资料……很多时候,他的身体都在颤抖,不能自己,甚至情绪失控。

  “如果一定要给这四个乐章‘冠上’一个主题的话,那第一乐章就是献给为救国兴邦而上下求索的仁人志士的。”冯公让谈到,危机、战争、灾难,是第一乐章的基调,但他并不想让“战争”在乐曲中“具象化”,他相信了解中国近代史的人都能听懂他要表达的情感,理解他在恰逢甲午战争120周年时再通过史籍和影像回顾那段历史时精神的痛苦和挣扎,也能理解他在创作过程中因为无法摆脱战争阴影而带来的恐惧和痛苦。

  战争和黑暗让人恐惧,打破黑暗求索光明则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智慧。“天津大学前身北洋大学1895年建校,恰是中日甲午海战清廷战败后。它的诞生仿佛黑暗之中的一点光,明亮夺目,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的诞生是国人‘自强不息’精神写照,也是中国大学之精神。”冯公让坦诚,天津大学双甲子校庆让他产生了写一部交响乐的“献礼”的冲动,但他的作品却绝不局限于写天津大学,而是写百余年的中国近代史中人们对于国家和民族未来光明之求索。

  第一乐章之后,冯公让创作的是第四乐章。“尽管整部作品的构思已比较清晰,但事实上在具体创作每个乐章时,我都遇到了特别大的困难,甚至有时候觉得寸步难行。”冯公让说,写完第一章后他开始着手创作第四乐章,同时也在脑海中反复敲打第二和第三乐章。

  “第四乐章,我要写一种精神,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冯公让说,这是他对于天津大学120年校史的理解,而给他创作灵感的则是12年前他从音乐学院毕业刚到天大工作时,看到青年湖上赛龙舟的震撼:“年轻人,光着膀子、敲着鼓、喊着号子,这样的场景正是一种合作精神、集体力量和自强不息精神的写照。”为了将这种“号子”表达出来,冯公让遍览各地龙舟号子,但最终却觉得任何一种“号子”都难以表达他想要的那种青春气息。最终,他借鉴了简约派的马达艺术,利用合唱和交响的配合,表达出了自己心中的这种青春昂扬的感受。在冯公让看来,“如果说第四乐章也是献礼的话,那就是献给继往开来者。”

  第三章的创作让冯公让又陷入了一种矛盾、冲突、斗争和阴冷的氛围里,因为他写的是文革的十年浩劫,“我没有经历过这场浩劫,但我的母亲每每提起,都会忍不住流泪。我也看了很多写这段历史的书籍和音像资料,我能感受到我的内心在颤抖。”于是第三章的开篇便是一支长笛阴冷而空旷地呜咽宛转,奠定了整个篇章“冷”的基调。“第三章,我希望通过音乐为坚持真理、追求真理的勇士们唱一唱葬歌。”

  《第一交响曲》的第二乐章描绘的则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探索、求知的力量。“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探索精神。”冯公让说,这是人们对于冲破黑暗、寻找光明的渴望,也正是这个国家和民族自强不息的探索。(本站记者刘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