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专题新闻 > 思政工作会 > 正文

【思想政治工作会】协同推进 打造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格局——相关部门思路举措摘要

      2017-08-26       

  8月26日,天津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洋园校区求实会堂召开。学校相关单位介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和举措,就如何落实学校的总体方案,围绕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书育人全过程提出了具体措施。本网摘要如下(以发言先后排序)。

组织部:扎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确保思政工作落到实处

  通过“三个抓好”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基层党建工作有效结合起来,确保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贯彻到位,以期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基层党建的优势转化为推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优势。

  三个抓好,一是以制度机制为前提,抓好顶层设计,包括坚持贯彻已有制度,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同时加强制度运行的监督机制。二是党建载体为平台,抓好相融相促,包括在现有党建载体上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抓在经常、严在平时、强在规范,不断提升师生思想认识;创设适应思政工作要求的党建载体,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通过建立务实管用、灵活多样的服务载体,把基层党组织建成党员之家,形成常态化沟通帮扶机制,让院级党组织强起来、党支部活起来、党员动起来,确保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三是以作用发挥为关键,抓好落实落细。始终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不断发挥院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学校党委决定贯彻执行;切实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支部党建作用,同时不断激发党员爱党、忧党、兴党、护党的主人翁意识。

学工部、校团委: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难点,全力推进学生思政工作改革创新

  学工部与校团委在学生思政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一二课堂贯通,聚焦思政工作专门力量,聚焦基层组织建设,聚焦思政工作体系、模式、载体的创新,真正实现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

  加强理论武装,实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体系的贯通。包括学工队伍全员思政,促进思想政治理论入脑入心、知行合一;丰富学生“第二课堂”马克思主义教育的载体平台,深度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逐步引导学生自觉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学习实践的根本遵循;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润物化人的效果,打造一批思政工作品牌。

  加强队伍建设,实现学生思政工作育人力量的集聚融合。一是加强专职辅导员的队伍建设,保证这支队伍高质量、高水准,源源不断;二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协同育人力量,形成育人合力;三是加强工作模式的转型创新,逐步形成专职辅导员主导、 “2+N”辅导员辅助、学生兼职辅导员补充,班主任、导师深度参与的工作新模式。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基层组织思想引领作用。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好高校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二是加强团学组织建设,构建党领导下的“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新格局;三是加强班级组织建设,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

  凝心聚力,重点抓好三个领域的思政工作创新。一是创新实践育人工作模式,将思想政治工作的“盐”融入各项工作中,形成协同效应;二是创新就业引导与教育的工作体系;三是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以贴近师生需求的方式占领网络宣传阵地,加强价值观引领与舆论引导,掌握学生实际需求,关照和服务学生。

党委教师工作部:落实“四个统一”,加强思想引领,统筹教师思想政治工作

  学校刚刚成立了“天津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目的就是以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教师评聘考核机制,在招聘、培养、考核等各个环节做好政治把关,统筹做好我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全职业生涯发展支持和管理服务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落实“四个统一”,切实引导全体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在今后的工作中,教师工作部要紧密结合党和国家的重要部署以及学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按照 “一个统一,三个健全,一个强化”的工作思路开展相关工作。“一个统一”是指统一全校思想认识,坚定不移做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三个健全”一是指健全师德评价标准,形成客观化、普认同的天大师德公约;二是健全思政教育制度,搭建立体化、全方位的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三是健全师德考核机制,建立多环节、全视角的师德监督考核体系。“一个强化”是指强化“一盘棋”意识,建立多部门联合联动的工作机制。

  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会将把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同改善教师的学习、工作、生活条件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一支与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师资队伍。

教务处: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全面转化

  课程体系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充分发挥所有课程育人价值,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既注重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又注重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构建全课程育人新格局。

  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挥主渠道作用,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规范课程和教材建设,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加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根植理想信念。启动天津大学“家国情怀”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加强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培养科学精神和职业素养。引导、鼓励教师打破思政学科和专业学科藩篱,立足学科专业优势深入挖掘专业课程思政资源,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

  完善课外思政教育模式,实现第一第二课堂有机结合。推进、完善课外教育课程化和学分制改革;精心设计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制定详细的实践教学计划,实现教与育的良性互动。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坚持“双严方针”,强化课堂教学管理,构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潜心教学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加强对中青年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确保教学、科研和学术交流活动的正确政治方向。

研究生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结合科教立德树人

  制定了天津大学《关于发挥研究生指导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作用的实施意见》,强调要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首要责任人的作用。

  导师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负有如下主要职责:一是有把握政治方向,加强思想学习的职责,在政治思想、道德 品质、学术学风等方面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二是有结合教学科研,注重精神培养的职责,养成严谨治学的良好学风,支持研究生参加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三是有了解资助体系,重视人文关怀的职责。四是有支持党建工作,树立成才观念的职责。

  在平台建设中,一是建设网络平台,鼓励导师用邮件、QQ、微信等网络平台 与研究生充分互动,及时了解研究生的所思所想,指导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和实际问题。二是建设研讨平台,学校通过组织会议、讨论组等不同形式的平台,专门就如何有效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专题研讨和经验交流,拓宽导师的工作思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力。三是建设实践平台,安排党员导师兼任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或负责联系一个研究生党支部,直接参与指导和组织研究生的党 建工作。

  同时,设置了相应的保障制度和及考核管理制度。成立校、院两级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小组;建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考核评价制度;建立导师育人经验交流专项基金支持制度。导师岗位从选拔到培训建立一系列制度,大力宣传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对履行思想政治教育职责不力而出现重大问题或事故的导师,依规严肃处理。

马克思主义学院:打好思政课改革攻坚战,努力提升思政课质量和水平

  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思政课办得怎样,主渠道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马克思主义学院制定了《天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改革方案》,以提升思政课质量和水平为目标,打一场思政课改革的攻坚战,努力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切实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

  一是思路攻坚。一是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统一、普遍要求与分类指导相统一,继承和发扬思政课传统优势,探索思政课融入“天大品格”和“家国情怀”教育体系的有效途径,努力实现“三个贯通”;二是统筹安排思政课实践环节,形成全过程实践育人体系。三是鼓励思政课教师积极开展理论宣讲、担任学生理论社团指导教师和学生党校培训教师等,探索建立学生党员发展教育与学生思政课学习情况的关联机制。

  二是师资攻坚。补足数量缺口;完善思政课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着力推进“三集三提”:集中研讨提问题、集中培训提素质、集中备课提质量;设立“院聘教授”岗位为突破口探索建立符合思政课教师职业特点的职称评聘及考核评价标准,引导和鼓励教师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加强示范引领,选树典型,推广先进经验。

  三是教法攻坚,一是实施“授课小组制”改革;二是推行专题式、案例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三是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

(整理 本站记者刘晓艳 摄影陈晓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