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学生记者团记者 王梦琪 郑文婧)日前,2018年北美、欧洲、中东地区谷歌博士生奖研金(Google PhD Fellowship)评选名单出炉。在入选的39位博士生中,有8位是华人,其中包括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13届毕业生刘洋。Google博士研究生项目成立于2009年,以表彰在计算机科学及相关学科表现优异的博士生,谷歌博士生奖研金必须由符合资格的学校提出申请(学生不得直接提出申请),而且每个学校只能提名2位博士生,竞争非常激烈。
刘洋,现于英国爱丁堡大学全奖攻读自然语言处理方向博士学位,硕士就读于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曾在ACL、EMNLP、AAAI等计算机顶级会议上发表论文6篇,其中5篇第一作者,同时还是ACL、NAACL、EMNLP、EACL等会议的审稿人。
“为了不再感到无力,才会不断努力”
刘洋的父亲是一名教授计算机的大学老师,在父亲的熏陶下,刘洋从小便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入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后,刘洋并没有放松学习,“虽然不是自习最多的,但也是比较多的了”。没课的时候,刘洋就会去第23教学楼或者是科学图书馆自习,晚上离开自习室回到宿舍后,他还会再看一会儿书。由于出众的学习能力和敢于吃苦的精神,他的加权成绩一直在专业名列前茅。然而,大三一次失败的奖学金申请经历,让他重新规划自己的学业发展方向。“奖学金申请失败时,恰逢毕业季。当天在宿舍听见外面即将毕业的学长学姐们合唱天大校歌,想着自己还有一年也要毕业了,除了一纸成绩,很多事情都没做好,深深感到自己实力不足。”
大四开始,刘洋便叩开了科研的大门,师从计算机学院贺瑞芳教授。然而,入门并不会那么顺利。做实验需要设计算法,他便温习线性代数和概率论;英文文献是又一拦路虎,他便时时翻阅字典,在阅读过几十篇英文专业文献后,终于理清重点;英文论文撰写更是艰难,他便花了三个月的时间不断修改、和老师讨论,如此反复,终于将论文成功发表于学术期刊万维网(World Wide Web)。除了科研,刘洋还当过学生记者、参与管理社团。“后来很多人和我说,‘刘洋你好拼啊’,我想,可能也就是为了不再感到无力,才会不断努力。大三那一次失败像一道疤,一直提醒我,别停下前进的脚步。”
“把时间投入到自己真正的热情所在之中”
“世界很大,未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我应该去试一试”。带着这样的学术信仰,刘洋远赴英国继续他的科研生涯。但在读博的过程中刘洋有很长一段时间感觉很迷茫,觉得当时的课题很没有意思,未来也看不到太大的发展前景,想换一个方向但又不忍放弃之前的成果,结果每天过得浑浑噩噩。很快刘洋的导师Prof.Mirella Lapata发现了问题并主动和刘洋谈心,告诉他要清楚自己的“True Passion”,不要浪费时间。
刘洋平时喜欢看一些和语言学相关的书。他认为,我们每天都在用语言交流,也在不停的创造新的词汇,但是语言本身的结构,人类是如何处理、理解语言,又是如何把想法组织成语言,这些过程都没有被研究完全解释清楚。于是刘洋重新审视了当前的研究状况,决定从自然语言的篇章分析领域转移到结构学习,即让计算机通过学习,在寻找摘要的同时,分析出文档的整体结构,并且可以把这种树状结构用表示出来,让计算机更好地建模语言,并用于其他任务。虽然在这个过程中花了大量的时间去阅读新的论文,学习怎么在这个方向写文章、做实验,但最后做出的成果是刘洋目前最喜欢的,并会继续做下去。“所以我希望学弟学妹们也能把时间投入到自己真正的热情(True Passion)所在之中。”
喜欢旅游的刘洋在刚读博士时给自己定了个目标:博士期间逛遍欧洲。“我看过充满浪漫气息的巴黎,永远在阳光里的巴塞罗那,到处都在喝啤酒的慕尼黑,宛若童话镇的布拉格……欧洲不大,但是国家很多,每个地方也有不同的特色。真的,世界很大,值得为了看看它而努力。”
(编辑 刘晓艳 郑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