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专题新闻 >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 正文

【先进典型】天津大学经管学部教授王雪青:钢筋水泥中的铿锵玫瑰

      2016-03-18       

  编者按:在天津大学广大的教职员工队伍中,有这样一批人:他们心怀党和人民,攻坚克难,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心系人民群众,爱岗敬业,为广大师生办实事、办好事,用无私的奉献践行着共产党员的誓言;他们心有大爱,率先垂范,以一流的业绩为天大赢得荣光,为党旗增添了光彩;他们以身作则,贯彻群众路线,是我们的身边为民务实清廉的榜样!本专栏介绍了他们的优秀事迹和感人精神,号召更多的党员干部甘于奉献,“实干兴校”,为实现我们的天大梦、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她被学生评选为2011年天津大学“我心目中的十佳导师”第一名。学生们这样形容她——“钢筋混凝土中,她是勇敢绽放的铿锵玫瑰;三尺讲台上,她是守护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实验室里,她是孜孜不倦、上下求索的学者;与病魔斗争中,她是积极乐观、不屈不饶的勇士;新时代里,她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知识女性。”她就是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工程管理系主任王雪青。 

  “学生是教师最大的事业” 

  1981年,时年16岁的王雪青来到天津大学,成为中国工程管理专业的第一届大学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她将三尺讲台作为人生最重要的舞台。在她的信念中,“学生是教师最大的事业”。 

  王雪青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的小孩还很小的时候,我就把他送到全寄宿小学,这样话我就可以随时出差。我觉得老师,像我带博士、带硕士,是和教育自己的孩子一样的。一方面他们会学到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我对人生、事业的态度,对他们可能影响也比较大。” 

  “刚开始给学生上课时,备一节课我基本要花两周的时间,看各种版本的教材,查中外文献,掌握最新动态,还要找相关案例。即使到了讲课当天,我都觉得准备不够充分,凌晨三四点起来接着备课。” 

  即使到了现在,王雪青上每一堂课前都争取尽可能全面地查阅相关书籍、论文等资料,并详细了解这个领域国家的最新政策,“像准备学术论文一样去准备教案”,有时候需要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来准备一节课。 

  虽然有着繁重的导师任务,但王雪青二十余年始终坚持为本科生授课,她认为“本科生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在历次的学生教学评价中,她的成绩全部是“优”,她所讲授的“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课程先后被评为天津大学精品课程、天津市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她所负责的“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课程教学团队2009年被评为天津市级教学团队。2010年,她所指导的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建设经济与管理学科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凭着一份坚持与坚守,身为系主任的王雪青将天大工程管理专业打造成天津市品牌专业和教育部首批特色专业,连续十年排名全国第一,被誉为学生满意度最高的专业。与此同时,她经过多年积淀,先后主编了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的重点教材,年发行量50多万册,为我国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做好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同时,王雪青还利用各种渠道引导企业捐资助学,先后吸纳安信、顺驰等企业在校设立奖学金,金额达二百万元。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她多次慷慨解囊或为学生寻找助学机会,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工程管理是一个与钢筋、水泥、混凝土联系在一起的行业,女性的成功需要付出更多的辛苦与努力。在奥林匹克建设场馆建设工地、上海世博会场馆建设工地、阿尔及利亚国际工程工地……,她忙碌的身影一边在提供咨询服务,另一边在收集教学案例。 

  跟随王雪青多年的博士生杨秋波对于王老师“追求卓越的敬业精神,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公平、公正的处事风格”一直都非常钦佩,但是让他和同学们最受益的还是老师那种“时刻为祖国服务、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杨秋波说:“王老师鼓励我们的毕业生投身到国际工程之中,积极为国家的‘走出去’战略服务,在服务国家的过程中来实现个人的成长和自我的价值。好多学生都在王老师的鼓励下选择了‘海外工程’,以身许国,积极为国家作贡献。” 

  累累硕果服务国家 

  王雪青目前兼任全国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执业资格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业协会理事,中国建设监理协会理事,中国工程咨询协会理事,中国工程咨询协会项目管理指导委员会专家,《工程管理学报》、《建造师》等期刊编委。作为高校专家,她在积极进行行业服务的同时,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课题5项,横向课题8项,累计科研经费近200万元,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多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 

  深厚的科研功底奠定了服务社会的重要基础,在服务国家的过程中也极大地提升了天津大学的社会知名度。 

  国家标准规范是行业行为的准则,是科研成果服务社会的重要渠道。王雪青先后主持或参与了《建筑工程咨询分类标准》、《建设工程总承包规范》、《建设工程分类标准》等国家规范的制定工作,彰显了学术研究的价值。同时,她执笔或参与了《注册建造师信用档案信息管理办法》、《建筑法》等行业法规的修订工作。 

  执业资格制度是我国建设行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此制度建立与完善的过程中,王雪青先后参与了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注册建造师”、 “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设备监理师”、“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师”等全国执业资格考试的大纲审定、教材编写、师资培训和考试命题等工作。十多年来,王雪青每年均担任“监理工程师”、“咨询工程师”、“建造师”、等执业资格考试相应科目的命题组组长,专业水平高,工作细致入微。她多次说:“承担考试教材编写、考试命题等工作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肯定,更是对天津大学办学水平的认可,我们的工作情况直接代表了学校的形象”。她卓有成效的工作多次得到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领导的高度肯定——“天津大学不愧为国家重点大学,能够承担重要工作任务”。 

  天津大学也相应成为上述多种执业资格考试的培训基地和继续教育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王雪青教授参加了住建部的建造师职业资格制度的建设,同时也组织了国家标准的制定,还参与了住建部的一些政策法规的制定,为中国建筑业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住建部市场司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比肩国际一流大学,引领中国工程管理教育改革 

  王雪青深刻体会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工程管理人才有着强烈需求。多年来,她在全球视野下把握工程管理教育的发展趋势,比肩国际一流大学,注重质量,强化特色,使天津大学的工程管理教育始终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引领了我国工程管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2001年以来,天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连续多年在大学专业排名中名列第一;2002年,工程管理专业被列入“天津大学8个示范专业”重点进行建设;2001与2006年,工程管理专业连续两次以优异成绩通过建设部组织的专业评估;2002年,工程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与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师学会(CIOB)实现互认;2007年,工程管理专业被授予教育部首批“第一类特色专业”(全国仅天津大学与清华大学入选);2008年,工程管理本科及研究生课程通过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RICS)认证。 

  为培养出一批工程管理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在王雪青的带领下,天津大学探索出了“2+1+1+1+1+N”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2”指工程管理专业创建的两个学术性社团:天津大学项目管理学会、天津大学CIOB学生中心;1个学生志愿建设的中国第一个纯学术性国际工程管理网站——国际工程管理学术研究网站;1个工程管理专业学生自己创意、自己组稿或撰稿、自己编辑、自己印刷、自己在国内外利用网络发行的学术性期刊——《项目管理纵横》;1个全国性的大学生学术论坛——全国大学生工程管理学术论坛;1场—年一度的工程管理专业毕业晚会;“N”是指每年举办的数十场高水平学术讲座,演讲者不乏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合同委员会主任等国际学术大腕。 

  在工程管理专业所取得辉煌成绩的背后,是她通宵不眠撰写专业评估报告的身影,是她四处奔波调研兄弟院校的努力,更是她在全国400余所工程管理专业院长、系主任会议上主题报告时的侃侃而谈。 

  对工作执着,对生命豁达 

  2008年,王雪青被查出患有癌症,医生宣判她只有6-12个月的生命,但她并没有被疾病击倒。为了让所指导的2名博士生安心完成论文,她在第一时间隐瞒了自己的病情,坚持参加完学生的论文答辩,并且妥善安排完各项工作之后,安心入院,在“十一”长假期间进行了手术。 

  手术之后,王雪青保持了乐观的心态,顽强地同疾病作斗争,放疗、化疗、生物治疗……虽然每个月都要去医院接受治疗,但王雪青依然保持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时间,没有因为疾病而降低对教学、科研的要求。在医院病床上,在自己家中,在治疗间隙,她仍在指导学生论文,或在修改教材书稿,仍然牵挂着建设部的专业评估、即将召开的国际会议、来访的各地学者等。 

  院领导和学生都多次劝她休息,但王雪青还是“我行我素”地忘我工作。听到同事的评价,王雪青笑着说:“最开始知道这个病的时候我也害怕,现在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慢性病。” 

  王雪青曾经这样对采访她的记者说:“我就想既然我还活着,肯定要做一个有用的人。我只是做了一个普通党员、普通老师应该做的事。没有那么多伟大的事,你只要认认真真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做好你的本职工作,对于生活乐观一些,对工作执着一些,对生命豁达一些,这样的话你才会有所成就。” (编辑 朱宝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