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专题新闻 > 校庆故事 > 正文

【校庆故事】120年校庆晚会幕后那些事儿(8)——再别康桥

      2019-04-28       

《再别康桥》是著名诗人、北洋校友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我校教师冯公让为其谱曲,将这篇诗文以艺术歌曲的形式搬上舞台。这部作品是北洋学子与天津大学教师“跨越时空”的合作,歌曲意境唯美、饱含深情,由解放军第二炮兵政治部文工团著名青年歌唱家陈苏威演唱,带给师生们独特的艺术感受。

林有嘉、蔡琴、李健、郝红岩都分别演唱过不同版本的《再别康桥》,有克莱德曼轻音乐风格的,甚至还有流行乐摇滚版。有一次听音乐广播,偶然听到《再别康桥》,当时觉得很惊讶,原来,在冯老师之前已经有这么多作曲家为《再别康桥》谱过曲了。

但是,我唯独觉得冯公让谱曲的《再别康桥》最感人,其他诸多版本,要么感觉无病呻吟,要不感觉作曲家没有真正理解徐志摩诗的内涵。往往大家都把这首诗理解为了徐志摩的个人情怀,而忽略了历史的大背景。之所以冯公让老师这个版本最感人,我想也许只有北洋人才能真正理解北洋校友的情怀吧!

冯公让《再别康桥》的第一次演绎,是在115年校庆晚会上,那次首演就收到了很好的反响。如今,5年过去了,我想,这么好的作品不能只演一次,我们一定要在120年校庆再演一次,并精心录制,传承下来。经过研究,大家觉得陈苏威很适合演唱,于是通过校友联系到陈苏威,他很高兴地答应了。

那天我和冯老师去北京联系“兴学之路”音乐会事宜并给陈苏威送乐谱。一路上,我跟冯老师聊起了再别康桥音乐的创作。冯老师给我介绍了他对诗歌的理解以及如何用音乐更好地诠释诗歌的意境和内涵,听到精彩之处,我忍不住赞叹“太妙了!”陈苏威看到谱子后也是同样的反应,都觉得妙不可言。

冯老师的介绍我不会转述,因为有些音乐技法我不懂,难以表达,但我印象最深的有两处:第一处是“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这句诗是轻轻的吟诵,用什么样的旋律都会破坏吟诵的感觉,它应该是轻轻的,没有旋律的起伏,平静的……于是冯老师以一个音为轴心写出了这一句,围绕这个音仅在3处稍作变化,变化后又都回到这个音上,既保持了吟诵的味道,又不平淡乏味,反而多了一些惊奇和灵动。这种处理方式太高明了,保持了诗词的意境和本色。第二处是“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离别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句诗大家往往按字面理解,觉得应该安静和沉默,音乐要弱。但冯老师认为,结合诗词的时代背景和诗词上下文的意义,徐志摩表面上虽然说“悄悄和沉默”,但实际上是内心深处在呐喊,所以冯老师对这段音乐的处理,不是弱,反而是强而有力,发出内心深处的呐喊声,非常震撼和感人。当然了,最感人的还是“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段,无论是否懂音乐,听到这里都会被深深打动,非常抒情,感人至深。此外还有结尾的处理,虽是诗词的反复,但意境和第一段又有不同。冯老师对诗词的理解比一般读者不知深刻了多少倍!

音乐的录制也很艰辛。陈苏威平时工作很忙,各地出差奔波,那天他刚从外地出差回来,就赶到天津录音,为了不耽误学生上课,还要考虑从新校区下课后赶过来的学生,所以录音时间只能定在晚上5:30开始。可是对陈苏威来说,就没有时间吃晚饭了,下了飞机直接进棚录音,由于同学们平时上课紧张,没时间排练,进棚录音进度较慢,一直录到凌晨2点。转天陈苏威还要出差,竟连夜赶回北京,这种敬业精神让我们感动!

演出过后,很多人反映,晚会上最感人的还是这首歌,徐志摩的诗、冯公让的音乐、陈苏威的演唱,加上秦俊男和肖凡制作的怀旧风格背景视频……诗的意境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诠释,太美了!

我是非常喜欢这首《再别康桥》,把冯老师送我的曲谱带在身边,没事就拿出来对着谱子唱一唱。最近,因为开车往返于新老校区,在堵车的路上,总是不由得唱起《再别康桥》,也未尝不是途中的一种享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