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专题新闻 > 校训百年 > 正文

张元龙在天津大学校训确立百年纪念大会上的发言

      2015-06-06       

张元龙在天津大学校训确立百年纪念大会上发言

尊敬的丽萍书记、建平书记、家俊校长,尊敬的寿民先生,各位学长、学妹:

大家上午好!

   实事求是地说,我去年加入天大天津校友会后对“实事求是”的校训有了更为深刻地认知。仔细体味,感觉非常亲切,表现校风极为准确。

我是1977年考入天大,那个时候正是批判“两个凡是”、真理大讨论、实事求是之风重新兴起之际。那个时候我们是十年的学生压缩成一个班,不乏精英。当时班里流行一个口号:“你吃透了吗?”意思就是说,概念、习题、实验,必须吃透,这里面就体现了实事求是。很多年来,这个习惯帮助我克服了工作中的各种困难,这是“实事求是”学风潜移默化形成的习惯,所以我要感谢母校重视、纪念、宣传我们的校训。

   “实事求是”语出《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传中班固赞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刘德喜欢历史,忠于史实,树立的是一种文风。

1895年,北洋大学成立前后,盛宣怀刻了一枚印章,篆字“实事求是”,这枚印章载于近日出版的《盛宣怀档案选编》。也许可以说,“实事求是”是由盛宣怀最早提出了,1915年赵天麟确定为我们的校训,思想一脉相承,推崇的是一种学风。赵天麟是个传奇人物,刚才寿民先生已经介绍过。赵天麟是烈士,今年我还会继续向有关部门呼吁,建议在赵天麟烈士受难处建立纪念碑,缅怀烈士。我的第一个建议就是,我们天大也要有赵天麟的塑像。前不久,我们天津校友会已经捐赠了盛宣怀像,回去后我们还要积极筹措资金争取再捐赠赵天麟的塑像。国难当头,军人沙场捐躯精神自不必说,一个书生,手无寸铁,敢于直面刺刀与鲜血,这是我们天津人和北洋人的骄傲,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仰和推崇吗?

   有意思的是,1899年湖南的岳麓书院曾改名为求实书院。1917年民国湖南公立工业高等专门学校迁入岳麓书院后,原校长宾步程为讲学堂书匾“实事求是”。我想毛主席肯定没少去岳麓书院,对“实事求是”四个字估计应该印象挺深。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针对马列教条化、共产国际化、老“两个凡是”,提出“共产党应该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实事求是”的党风由此兴起,对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贡献巨大。1978年小平同志发起真理标准大讨论,针对“两个凡是”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再次兴起“实事求是”的作风。自此中国上下“实事求是”作为作风和品德家喻户晓。不少学校也用其作为校训,如中央党校、人民大学,还有浙大的“求是”。还有一些学校的校训虽然不是实事求是,但含义相近,如朱镕基总理曾为三所国家的会计学院提写校训“不做假账”,其实也在说要做追求真理的“老实人”。

   两千多年来,“实事求是”从文风到学风,从党风到作风,最后成为民风,可谓深入人心,而且提出此风的均是开拓开放人物。所以说,我们的校训,不仅是北洋人、天大人代代相传的文脉,更是见证了中国百余年来追求真理、克服愚昧迷信、探索变革的血脉。我的第二个建议是,校史馆等有关部门要研究挖掘出更多的代表人物。近一段时间,有人指出中国高校有“千校一面”的现象,最近又有人提出中国高校应该形成一种“集体特色”。我认为中国的大学在共同的价值观下还要有自己的特色,否则就不用讨论校训及其蕴涵的精神了。

   天津大学作为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应该与时俱进提出更高要求。当今世界已到了创客时代,为满足对校训的继承和发扬这两方面要求,我的第三建议是,在现有的校训后,可否再加一句话?这句话要有出处,含义是鼓励探索,争当先驱,我找到了一句话,同样是汉书,那就是“卓尔不群”。原文是:“夫唯大雅,卓尔不群,河间献王近之矣。”出自班固《汉书·景十三王传赞》。不群不是脱离群众,而是与众不同,是no zuo no high的意思。本人才疏学浅,建议不免有些狂妄,只是想丰富校训内涵。如果最终大家不同意这成为母校校训,那就把它当做我发言的题目吧。

   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实事求是,卓尔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