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专题新闻 > 2019迎新季 > 正文

【2019迎新】新生代表王欣楚在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上发言

      2019-08-3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2019级直博生王欣楚,很荣幸能够作为新生代表在这里发言。

天大的缘分让我们相聚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源之地,也给了我们共同的身份——天大人。来到天大后的我,迫不及待地张开每一个神经末梢去吸收这百年学府深邃的文化积淀。参观校史馆、走进图书馆,每一次与天大历史的对话,都使我深深地为天大感到骄傲和自豪。此时此刻,站在这里,前辈先贤的身影浮现眼前,新时代对天大人的呼唤响彻耳畔,作为新青年的我们如何用实际行动去提交人生答卷和历史答卷,我想从最简单的三个问题与大家分享我的浅显思考。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选择直博?

我本科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那时的我憧憬细致入微又一眼万年的浪漫,出野四方、穿行于壮美华夏,观岩石矿物之斑斓色彩,感地层变换之蠖屈螭盘,探地球亿万年之演化变迁。带着这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理想,我选择并逐渐了解这个学科,在本科期间我也有幸与全国地学院系的同学共商学科发展与服务奉献,在亚太地区学生领袖峰会上同各国青年展望全球变化下的公民责任,这让我有机会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地学的意义,感性的认知也逐渐向理性的思考转变。

在去年的五月份,在地大举办的名家论坛上,来自天大的刘丛强院士受邀作报告,刘老师描述的学科蓝图第一次将我对地学的热爱和喜欢转变为了我愿为之终身奋斗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中国智慧对世界的伟大贡献。而共同体存在的前提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所以我希望能够通过多学一点知识,多做一点研究,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为这一中国智慧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我要选择天大?

最早了解天大是来自一条2015年地科院成立的新闻,当时的我刚刚结束高考。随后,我了解到,为“兴学救国”而创办的中国近代最早的天津大学,她最早的学科矿冶学也就是地学的分支,在历经百二十年波折后,重拾火炬。四年后的今天,这个年轻的学院已承担了诸多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总经费超八千万,在ES&T、GCA等顶级期刊上发表数篇文章,而同样是这四年,天大建立顶尖学科(TOPS)计划实施方案,综合性学科格局加速形成;发起“新工科”建设的“天大行动”,领军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

“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有大师之谓也”。选择天大。不仅因为这里有“大楼”、有一流的实验设备,有最美图书馆,有网红食堂;还因为这里有“大师”,有一流的师资队伍,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更重要的是这里有家国情怀,有天大志向、有科学未来。

第三个问题,作为新时代的天大人,我们应该怎么做?

我的答案是:要实事求是,矢志创新。因为这是天大人的品格。

我的研究方向是国内地学界鲜有人涉及的“簇同位素”研究,“簇同位素”可以比喻成一阵风吹过,工作都要重头开始的研究方法。连我的导师刘丛强院士都说:你的研究内容有挑战,需要从零开始建立方法,是有难度的。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我们知道的天大人,王静康院士工作近60年,从来没有寒暑假和节假日,谢泽雄老师在研究生阶段,五年磨一剑,只发表一篇论文,这篇文章刊载在顶级期刊Science上。这就是天大人的科研精神。

既然科研之路如此艰难,我们为什么还要如此坚持呢?因为使命当然,因为理想在前,因为只有创新才有出路。站在当下,极目远眺,科技竞争如火如荼,创新的力量正在重塑世界,在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信息和知识指数爆炸,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催化新的业态。我们应以实事求是、矢志创新的天大品格,以科学的精神推动人类认知的进步,向“卡脖子”的关键领域开展创新攻关,这是这个伟大的时代所赋予天大人的责任,也是我们必须承担的使命。

今年恰逢伟大祖国七十周年华诞,新时代、新征程,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出发,用奋斗的姿态献礼祖国,用火热的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愿你我的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追逐中展现出勇敢奔跑的英姿!

谢谢大家!

(编辑 焦德芳 陈铮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