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部署要求和《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自2013年定点扶贫甘肃省宕昌县以来,积极发挥学校优势,深入推进教育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机制保障与资助育人同向发力。完善领导机制,成立定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学校各职能部门和全校师生参与定点帮扶,形成工作合力。召开专题党委常委(扩大)会、校长办公会,听取定点扶贫工作汇报,压实扶贫责任。制定《定点扶贫宕昌县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2019—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分解方案》等,针对脱贫攻坚中的具体问题逐一建立台账落实落细。完善资助体系,为家庭困难学生设立五项新生助学金,发放爱心助学礼包;为特殊群体设立专项资助,提供临时困难补助,切实保障经济困难学生学习无忧。开展“丰羽工程”,设立勤工助学岗位,搭建实践锻炼平台,实现能力拓展与教育帮扶的有效融合。拓展帮扶形式,自2015年起,每年组织10余名宕昌县中学生来校参加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开拓学生视野。在现有政策框架内,加大倾斜力度,为宕昌考生报考天津大学提供有力支持。依托学校基金会设立的扶贫基金,向社会广泛筹集爱心帮扶资金,构建多方参与的大扶贫格局。
脱贫攻坚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丰富思政课程内涵,落实“让每一个学生了解扶贫工作”的要求,将脱贫攻坚与思想政治教育贯通,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工作部制定“思政扶贫”工作方案,把精准扶贫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在《形势与政策》课中讲解定点扶贫工作案例,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探索融合式课程体系,制定实施《“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支持引导各个专业充分发掘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扶贫育人内涵,着力构建“家国情怀”系列哲学社会科学类通识课程体系。开设“宕寻津喜”云课程,组织研究生支教团和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协会联合为宕昌一中学生打造“宕寻津喜·智慧空间站”,通过远程直播的形式,为支教基地提供长期的网络直播教学,遴选优秀大学生为当地学生讲解各自专业的前沿发展知识,建立联结天津和甘肃的互动云课堂。
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强化宣传引导,开展“与信仰对话”报告会,邀请校友与同学们分享自己扎根基层、服务群众、脱贫攻坚的心路历程,帮助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邀请派驻甘肃省宕昌县沙湾镇大寨村第一书记深入多个学院分享扶贫一线的工作心得,强化青年学子的使命担当。强化定点实践,拓展第二课堂育人功能,将甘肃宕昌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地,连续6年选派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到宕昌县中小学支教,组织学生到宕昌县开展“Summer+”暑期科学营、“富民产业”调研、“大学生村官座谈体验”等活动,在扶贫实践中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强化价值引领,实施“青苗工程”“励行计划”,鼓励毕业生扎根基层一线,持续加大甘肃省选调生的培养和选拔力度,评选“求是奖”,表彰赴基层一线、艰苦地区就业的校友典型,引导和支持毕业生服务国家需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192/s133/s157/201906/t20190620_386621.html
(编辑 焦德芳 宋学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