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自动化学院于晋龙老师的学生谢田元,也就是杨先生的徒孙。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我和先生之间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感动,也让我对先生由衷地钦佩。
最初听说杨先生是在我本科的一门专业课上。那门课需要用到Matlab这个仿真软件。任课老师也就是我的班主任刘安安老师跟我们说:“我们学院有位老先生,90多岁都在使用Matlab编程做理论推导,而且用得很熟练。”当时我想,这位老先生能够活到老学到老,真的很厉害,这是我对先生的第一印象。
随着研究生阶段进入光纤通信实验室,我才知道那位能编程的先生竟然就在我们实验室,我感到无比激动与自豪,盼望着能够见到先生本人,能够向他学习。幸运的是没过多久,先生就把我们刚入学的新生叫到了办公室,这是实验室的一个传统。一方面是通过聊天更快地认识我们;另一方面是传授我们研究生该如何学习。先生告诉我们研一期间一定要打好理论基础,没有理论基础去做实验会很盲目。先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了解我的研究课题后,先生跟我要了一些参考文献,同时自己也查阅资料。文献阅读的过程中,一些在我不太注意的细节,先生却十分严谨,因此也经常能发现文献中的瑕疵和错误。此外,先生还认真推导公式并用Matlab仿真,有结果就会发邮件与我分享,遇到有疑问的地方还会把我叫到办公室当面讨论。当然,先生也很注重实验。一次,实验中缺少一种特殊的电感,我拿普通的电感将就了一下。先生知道后,几经波折帮我买到了那种电感让实验顺利地进行下去。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先生又帮我仔细检查,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想法,还请“高手”将实验数据的离线处理变成实时处理。可以说,先生对我研究生阶段的每个环节都进行了指导。而以上这些只是科研道路上我与先生之间的部分点滴琐事,这些也都发生在先生与其他同学身上,他们的故事也同样精彩。
除了科研方面,先生也十分愿意与我们分享他的人生经历。今年7月份,正是七七卢沟桥事变82周年,新华社想对先生进行文字采访。由于那段时间先生接受的采访很多,我们担心他应付不过来,就询问先生是否接受采访。先生的原话是:“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后代是我的职责,我应该接受采访。”那一次给我印象非常深刻。首先是先生对待工作的态度,由于有时间节点的要求,先生当天下午就开始写材料,晚饭时已经写得差不多了。但先生叮嘱我千万不要把材料上交,而是说回家后还要继续补充完善。就这样,先生继续工作,最后一版稿件发送到我邮箱的时间已是晚上10:38。另一方面是先生的处世态度。作为抗日战争的亲历者,先生对日本人的态度是要分清军国主义者与普通日本平民。日军投降后,先生对日本军国主义者从不接触,与日本学者接触较多,在国内与日本共主持召开了7、8次国际会议,不仅在学术得到了充分的交流,也促进了两国的和平。先生为我们后辈传递了正确的世界观。
最后,我想说,真的很幸运能遇到先生,先生的为人、治学和处世精神值得我们后辈去学习。
(编辑 张华 彭莉 摄像 唐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