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筑牢校园安全屏障,全面提升广大师生识诈、反诈的意识与实战能力,2025年10月31日,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联合学校保卫处、津南区人民检察院、同砚路派出所精心举办“筑牢安全防线 共建无诈校园”反诈宣传教育专题活动。活动分设45教206室、202室及33教116室三个会场同步开展,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刘警官,津南区人民检察院王警官,同砚路派出所李警官、赵警官,天津大学保卫处王首道老师出席活动,近600名学生现场参与学习。活动由机械工程学院学工办主办,人才辅导员李军营老师主持。
活动伊始,同砚路派出所李警官以“案例解析+风险预警”的方式,系统讲解了校园高发诈骗案件的防范难点、典型手段及应对策略。她指出,大学生因网络使用频繁、社会经验不足,已成为电信诈骗分子的重点侵害对象,其中网购诈骗、游戏交易诈骗、网络交友诈骗三类案件尤为突出。针对高发的网购诈骗,李警官详细拆解了骗子“发布虚假商品信息—诱导场外交易—卷款失联”的完整套路,并结合近期辖区内真实案例,生动还原了受害人从轻信到受骗的全过程。同时,她特别强调网络赌博、非法购彩等行为的双重风险,提醒同学们此类行为不仅涉嫌违法,更易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在实操指导环节,李警官通过视频演示直观教学,并指导在场同学完成“国家反诈中心”APP的下载安装与功能开启,鼓励大家成为反诈宣传员,带动亲友共同构建防护网络。

随后,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刘警官以“提高防范意识,远离电信网络诈骗”为题开展专题讲座。她从法律视角出发,围绕电信网络诈骗的定义界定、常见形式、识别技巧、补救措施及犯罪预防五个维度展开系统讲解,结合大学生群体特点列举了“刷单返利”“虚假兼职”等典型案例,深入剖析诈骗分子利用学生投机心理、信息甄别能力不足实施诈骗的底层逻辑。刘警官着重强调,防范诈骗的核心在于筑牢意识防线,缺乏防范知识和警惕心理是多数受骗者的共同特征,希望同学们以案例为戒,时刻绷紧反诈之弦,主动学习反诈知识,共同抵制电信网络诈骗。

津南区人民检察院王警官则聚焦“风险甄别与法律底线”进行重点提示。他针对网络兼职、网络理财、网络游戏、网络交友等学生高频参与场景,逐一剖析其中潜藏的诈骗陷阱,引导同学们建立“场景化风险预警”思维。尤为关键的是,他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明确指出出租、出借银行卡、手机卡及微信、支付宝等资金账户的法律风险,强调此类行为已成为电信网络犯罪的重要帮凶,将面临“轻则拘留罚款,重则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法律后果,且会给个人履历留下终身污点。这一提醒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反诈不仅是财产保护,更是法律责任的坚守。

本次活动采用"警方实战解析+检察法律解读+现场实操互动"的立体模式,内容详实具体、案例鲜活生动、警示意义深刻,在师生中引发强烈反响。不少同学表示,通过活动不仅掌握了“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的反诈口诀,更学会了从法律视角识别风险,今后将主动远离各类诱惑,切实守护自身权益。


机械工程学院始终秉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工作理念,以“院警共教、检校联动”为核心载体,持续推动反诈宣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建设。下一阶段,学院将依托“知行讲堂”特色平台,深入开展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心理健康等系列主题教育,进一步完善“宣教+实训”一体化育人机制,构建多方协同的安全教育体系。通过精准化、常态化的安全培育,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为营造文明、平安、和谐的育人环境,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