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MEDIA FOCUS
  • 中新社:昆虫如何看世界?天津大学研制新型仿生复眼探究竟

    如果你曾经试图拍苍蝇,就会知道苍蝇的反应非常迅速。记者26日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制新型仿生复眼模仿昆虫的视觉系统发现,昆虫可能是根据物体发出的光强度来探测物体的轨迹。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光学快报》上。  昆虫复眼视觉系统在原理上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视场角大,时间分辨率高,运动目标探测灵敏等优点,使其在一些军用及民用场合...

  • 南方周末:冯骥才:这个时代文化的使命首先是抢救

    “历史文化是一次性的,如果失去,不可能重新恢复,没有就没有了。我们现在留下多少,后人拥有多少。”“这是五千年文明的历史中一次空前的遭遇,一次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期间无法避免的文化遭遇。”冯骥才这样概括他这些年致力奋斗的文化境遇与个人的命运。因此,他的心态平和从容:“从宿命的角度看,我的‘悲剧’命中注定。”冯骥才说自己经历了两次转型:从绘画转到文学,又从文学到文化遗产保护。转向文学之前,冯骥...

  • 城市快报:教育学科发展研讨

    8月24日,由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共同举办的“第二届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在天津大学郑东图书馆顺利召开。此次论坛的主题为“教育学科人才培养与教学创新”,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的120余位校级领导、教育学院院长及专家学者齐聚北洋园,共同探讨和分享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在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中的思考与实践。城市快报:http://epaper.tian...

  • 天津日报:腊八蒜“登上”国际著名科学期刊

    本报讯 记者昨天从天津大学获悉,最新一期国际著名科学期刊《食品与功能》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刊发了天津大学药学院陈海霞教授团队在天然抗菌肽鉴定及作用机制方面取得的科研成果,为发现全新类型的抗生素替代物、解决耐药细菌抗药性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 科技日报:用意念打字,中国脑机接口新纪录诞生!

    这次挑战记录的创造者,也是今年中国脑机接口比赛的冠军——来自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学院神经工程与康复实验室研究生二年级的魏斯文。

  • 新华社:专家: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城市安全”大脑

    天津市公共安全大数据技术工程中心主任、天津大学教授王文俊同样认为,应将智能化技术引入城市安全管理工作,以增强社会治理的预见性、精准性、高效性。他表示,在“城市安全”大脑建设中应加强顶层设计、城市风险计算和智能情报分析理论研究,着重开发针对场景的智能化算法。 在王大为看来,应提升基础数据建设标准化水平,以便于数据信息有效整合,用于社会安全风险防范预测。同时将安全、风险、经济、市场、工商管理相结合,建立能反映城市发展的安全风险指标体系,系统地推进安全风险预测控制。

  • 中国青年报:种下梦想 静待花开

    到2020年,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上建起100个梦想教室,用教育扶贫扶志,是天津大学在校大学生们立下的志向,正如校歌中所唱的——“要实地把中华改造”。

  • 今晚报:北洋合唱团国际比赛折桂

    ​今晚报2019年08月23日05版刚刚参加完在泰国举办的第九届“歌之旅”国际合唱节,北洋合唱团并没有停下脚步,又投入到新学期的排练之中。近日,在天津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报告厅,记者见到了正在指导合唱团排练的青年教师温雨川。国际比赛包揽多项金奖在泰国举办的第九届“歌之旅”国际合唱节上,天津大学北洋合唱团一举包揽了颂歌组、混声公开组、室内合唱组三大组别的金奖,北洋合唱团指挥、天津大学青年教师温雨川获得最佳指...

  • 津视:又是别人家的学校!天津学生在宿舍旁种十亩“花毛” 如今大丰收

    又是别人家的学校!天津学生在宿舍旁种十亩“花毛” 如今大丰收

  • 科技日报:天津:智能科技引领高质量发展

    在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上,一块看似不起眼的小芯片刷爆朋友圈,这款由天津大学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联合研发的全球首款脑机接口专用芯片“脑语者”,有望实现我国脑—机接口关键技术自主可控,为新一代脑机智能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 天津新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持续在天津引发强烈反响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作出重要指示,持续在本市新闻宣传战线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长征是历史,是信仰,更是一座精神宝库,伟大长征精神是激励我们不断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栾淳钰表示: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依然是长征之路。新时代的长征,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主角,都要尽一份责任……

  • 人民日报:老旧楼房装电梯 天大专家协助政府解决民生大课题

    人民日报2019年8月21日12版记者朱虹 通讯员焦德芳“解决了出行大问题,再也不用为上下楼发愁了!”7月29日,位于天津市南开区学府街的天大六村社区25号楼4门加装电梯工程开始施工,标志着天津市首个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试点项目正式启动。2019年,天津60岁以上的户籍老年人接近250万人,而中心城区尚有大量老旧楼房没有配建电梯,老旧楼房加装电梯成了民生大课题。老旧小区设施陈旧、建筑老化,不同小区不同单元情况条件各不相同,...

  • 中国青年网:天津大学开荒10亩“责任田” 学生自己种地收菜分粮

    大学生吃上自己亲手种的粮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最近,天津大学新校区西边地里种的花生、毛豆和玉米成熟了,100多名身着军训服的大学生走进地里、弯下腰来,在10亩种植地中收获着自己这数月来辛勤耕耘的成果。今年4月,天津大学在新校区西边空地上开荒了10亩土地,作为第一批种植地,分给6个学院“承包”,用来种植花生、毛豆、玉米等粮食作物。这些粮食作物由学生自己播种...

  • 中国科学报:“支”行合一 有教无类

    今年,天津大学首次开展“留筑”梦想暑期夏令营支教实践,实践队员带着自己采集制作的标本、书籍、显微镜给孩子们上起了科普课。课上,新奇有趣的科学知识深深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就连平时最调皮的“捣蛋鬼”都把脸凑到了显微镜前认真观看。“我想和他们一样优秀”的想法在孩子心田里发了芽。

  • 新华社:问渠那得清如许——追记湖南省洞庭湖水利工程管理局原总工程师余元君

    “1990年,适逢大旱,庄稼无收,深感中国农业之‘靠天’原始落后。我以优异成绩第一志愿考入天津大学水利系水工专业,希望能为家乡有所贡献。”余元君在一份自述材料中,写下初心。1994年,毕业前夕,他和室友聊起未来:“我志在专业技术,要当专家,解决工程技术难题。你去干三峡,我去搞洞庭,都是广阔天地。”彼时,洞庭湖十年九涝。他如愿进入湖南省水利系统,踏上了为理想奋斗的人生旅程……

共10981条 首页上页1...567568569570571...733下页尾页 到第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