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公共安全大数据工程中心主任、天津大学教授王文俊是该项目负责人。他和团队多年从事城市安全与城市风险预防的技术研究。他们利用多层复杂网络对社会风险进行建模,形成社会风险图谱和风险计算的多源数据融合方法,开展社会风险精准化评估。目前,他们正在与360公司共同开展“城市安全大脑”的研制工作。
内容提要:就业不仅是经济的晴雨表,更是社会的稳定器。今年,天津不断加大援企稳岗投入,出台一系列普惠性政策,下大力度增加员工收入,减轻企业用工负担。北方网:
天津大学刘文广教授团队近日通过仿生技术,设计了一种水促发的新型超支化聚合物通用黏合剂。该黏合剂的最大特点在于遇水即黏,打破了水化层的限制,可应用于多种材质的黏合,堪称“水中万能胶”。该研究工作已在线发表于最新一期材料领域权威期刊《先进材料》。
传统黏合剂在水中实施黏结时会被基质表面的水化层阻隔,由此极大地降低了黏合剂的黏附作用。天津大学刘文广教授团队通过仿生技术设计了一种水促发的新型超支化聚合物通用黏合剂(HBPA)。该黏合剂最大特点在于遇水即粘,打破了水化层的限制,可应用于多种材质的黏合,堪称“水中万能胶”。该研究日前在线发表在材料领域期刊《先进材料》上,并且获得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的资助。
本报讯近日,天津大学张雷、齐海山团队成功合成“ 贻贝仿生多功能蛋白材料”,该材料同时具备高黏附、抗菌污、防雾等多项功能,有望填补医学界长期空白,成为应用于医疗设备和体内植入器件的“超级涂层”。
连日来,秋高气爽,景色怡人。津城树叶悄悄变成金黄色,池塘的鱼儿在“金色”的水中穿梭。市民纷纷走到户外享受金色时光,记录秋天的美好。图为天津大学秋景。
博士人才是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战略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受到国家“双一流”建设和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对高水平人才需求的刺激,以及众多一、二线城市加速经济动能转换升级,不断加剧的城市人才争夺战的影响,学术内外部的博士人才市场需求迅速扩大。一时间,博士毕业生成为劳动力市场中的“香饽饽”。
10月19——20日,2019数字化警务运行关键技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举行。本次会议以“建设智慧公安,打造数据警务”为主题,吸引了来自海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公安机关的两百余名知名数据应用专家学者、业务骨干共同研讨数据警务的发展。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务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学院、国家安全与反恐怖学院,武汉市公安局承办,北京海致网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协办。
2019年10月21日,天津大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工作(扩大)会议暨主题教育中期推动会在北洋园校区行政服务中心A415召开。天津大学党委书记、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长李家俊主持会议并讲话,天津大学校长、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副组长金东寒,学校主题教育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学校各指导组组长、各院级党组织书记出席会议。
人民网北京10月23日电 由天津大学博士生导师牛占文和天津工业工程学会副秘书长杨福东共同撰著,国内外TPS(丰田生产方式)和精益管理专家、天津大学教授齐二石作序的《精益管理的理论方法、体系及实践研究》一书,近日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日前,天津大学陈海霞教授的天然药物化学团队从我国传统美食“腊八蒜”中首次发现3种新型活性肽,这些活性肽具有显著抑菌性,有望成为抗生素替代品。相关成果已作为国际科学期刊《食品功能》封面文章发表。
2019年10月25日,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年教师刘斯与合作者在发现人源钾氯共转运蛋白KCC1的机理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上发表研究论文,首次解析出人源钾氯共转运体蛋白KCC1的2.9埃冷冻电镜高分辨结构(1埃=10-10米),揭示了钾离子和氯离子在细胞膜蛋白上的结合位点,提出了钾-氯共转运机理,为癫痫等相关疾病治疗和药物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规划种植观赏型植被,形成春赏花、秋赏叶的景象。随着霜降节气的到来,津城披上绚烂的“秋装”,处处展露出一年中独特的斑斓缤纷之美。许多市民走出家门,尽情享受秋高气爽的惬意。
10月25日,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年教师刘斯与合作者在发现人源钾氯共转运蛋白KCC1的机理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上发表研究论文,首次解析出该蛋白KCC1的2.9埃冷冻电镜高分辨结构(1埃等于100亿分之一米),揭示了钾离子和氯离子在细胞膜蛋白上的结合位点,提出了钾-氯共转运机理,为癫痫等相关疾病治疗和药物设计提供新视角。
医疗界近日,天津大学张雷、齐海山团队成功合成“贻贝仿生多功能蛋白材料”,该材料同时具备高黏附、抗菌污、防雾等多项功能,成为应用于医疗设备和体内植入器件的“超级涂层”。目前,该“超级涂层”已经获国家专利授权,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化学通讯》和《应用材料和界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