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教育报讯(通讯员 刘佳)根据全市统一部署,“五一”小长假过后,本市高校陆续启动毕业年级学生返校复学工作。今天,本市多所高校首批毕业年级学生回到阔别已久的校园,为了确保复课开学与安全防疫“双战双赢”,各校根据自身情况平稳推进“防疫”工作,以带有“温度”的“硬核”防控措施迎接学子们的归来。严谨有序的返校之路让学生安心又舒心今天凌晨,天津城建大学的辅导员们就等候在天津站、天津西站、天津南站、天津滨...
中记联网讯(记者 王敏)“全球在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这是对建成后的天津大学抗震实验室最清晰的描述,它是继贵州天眼(FAST)之后的又一“国之重器”,建成后将全面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作为国之重器建设专业户,中建八局肩负着更高的建设使命,在五一节假日期间,建设者们依然通宵达旦,在这个占地面积十万平方米的施工现场攻坚克难、锻造精品。“因为疫情,2020年的春天和往年有些不一样,但2020年的五一假...
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推进课程思政,我们需要做好较长时间以常态化思维进行社会调研、在线教学、学生工作、教材编撰等各项工作的准备。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复杂环境下,坚持底线思维,积极运用新技术,相信学生,发动学生,最大限度提升课程思政效果。
天津大学表示将对使用校园网的教职工用户和返校学生用户上网资费进行调整。
“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新时代青年,在津城广大青年和青年工作者中持续引起热烈反响。
新一代的奋斗者们用态度、用追求、用行动定义着自己的青春关键词90后创业者张春松就是其中的一员他有一个很酷的职业——机器人研发
昨天是五四运动101周年纪念日,本市多所高校通过主题团会、书信征集、宣讲报告等形式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五四寄语,共述青春的故事。
日前,一场跨越1700公里的“求医问诊”成功连线,天津大学天津医院的医生采取远程视频交流的方式,为甘肃省宕昌县一名多年瘫痪患者“云端诊疗”,并提供周期性康复治疗措施,让医疗扶贫为特殊人群送去“及时雨”。
五四运动101周年来临之际,天津大学青年师生用一场场“云团课”,讲好他们共抗疫情的青春故事,传承五四精神。
为了满足疫情期间民众对于心理服务的需求,1月下旬,天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第一时间组建了心理援助志愿者团队,为各地在校师生及社会人士提供心理援助服务。
专家组入场、扫码测温,候考排序、“考生”入场、资格审查……这一幕出现在近日天津大学2020年研究生远程复试集中实景演练中。
全球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这是对建成后的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项目(简称“大科学装置项目”)最清晰的描述。这是继贵州天眼(FAST)之后的又一“国之重器”,建成后将全面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中国文化艺术有一个独特的东西,就是把创作的一半交给读者自己完成,就跟中国画里的留白一样。
随着春季招聘的推进,各地“抢人”频亮新招。近日,“通辽招聘专区”在人民智云客户端校招频道上线,共有115家用人单位参与,计划引进人才500余人。
杨晓通:中共党员,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2016级学生。曾获得三次国家奖学金、天津市海河自强特等奖学金等;获全国大学生岩土工程竞赛一等奖;获评天津市高校优秀学生、天津市大学生自强自立年度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