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文化协同是提升京津冀地区综合实力、促进三地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5月21日下午3时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京开幕。乌云密布遮挡不住太阳的光芒,暴雨倾盆冲淡不了重逢的喜悦,短短一分钟的默哀让人读懂了以人为本、生命至上。
85后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吴圩镇西孔村党总支第一书记王萌萌带着许多农村年轻人的期待来到北京,她提出“数字乡村建设”的建议,渴望农村的年轻人能乘上时代的快车。关注青年发展,成为最响亮的青年之声。
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5月的北京,景色宜人,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今天开幕。为开好这次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特殊背景下召开的会议,59名住津全国政协委员抵京后,立即投入紧张的会前准备。践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凝聚共识职能,结合自身实际,反复思考论证,委员们把目光投向国计民生多个领域,通过靶向性更强的提案建言,为国家和天津的发展多出良策,展现住津全国政协委员的担当。
5月21日下午2点,2057名全国政协委员在人民大会堂前拾级而上,缓步前行。委员们的眼神坚定、自信。万众瞩目,殷切期盼。下午3点,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开幕,全体与会者集体肃立,向新冠肺炎疫情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默哀1分钟。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将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疫情,保障了人民基本生活,十分不易、成之惟艰。
走出大山与回到家乡,哪一个才是当代青年建功立业的更好方式?近日,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天津大学(以下简称天大)研支团在甘肃宕昌县第一中学举办“传承五四精神,勇担家国使命”辩论赛。
根据公开资料, 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总规模达到88.4万人,其中硕士生约79.0万人、博士生约9.4万人。除极个别高校外,我国一流高校均以硕士生为研究生培养的主要对象,大量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以硕士生为主,严重制约科技创新发展。“改变我国研究生招生结构、提高博士生占比刻不容缓。况且,目前硕士生存在培养年限短、深入融入科研不可能等问题。”为此,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刘昌俊提出建议。
昨天,天津大学发布建校125周年纪念活动公告。今年,该校将以“家国情怀 天大担当”为主题开展校庆纪念活动,重点打造一个主题活动,建设一个云校庆平台。
记者从天津大学党委宣传部获悉,10月2日,天津大学将迎来建校125周年。校庆期间,学校将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欢迎校友回家。
日前,天津大学发布建校125周年纪念活动公告。 天津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其前身北洋大学成立于1895年。今年,学校将以“家国情怀 天大担当”为主题开展校庆纪念活动,重点打造一个主题活动,建设一个云校庆平台。
作为天津大学副校长,按照分管领域,张凤宝要兼顾后勤、基建、资产以及学校系统内小学、幼儿园、医院的统筹管理工作,疫情发生以来,他几乎一天都没有休息过。随着复工复产全面推进,张凤宝敦促校园的大项目建设加快进度,北洋园校区硕士公寓二期项目率先在海河教育园“复苏醒来”、大型地震模拟研究设施这一国家级大科学装置也在3月及时复工。
日前,天津大学发布建校125周年纪念活动公告。天津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其前身北洋大学成立于1895年。今年,学校将以“家国情怀 天大担当”为主题开展校庆纪念活动,重点打造一个主题活动,建设一个云校庆平台。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和各地疫情防控实际,高校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筑起一道道“红色防火墙”,为安全有序做好学生返校工作提供坚强保证。
天津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其前身北洋大学成立于1895年。今年,学校将以“家国情怀天大担当”为主题开展校庆纪念活动,重点打造一个主题活动,建设一个云校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