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MEDIA FOCUS
  • 天津日报:天大“超级电子皮肤”来了!

    日前,天津大学张雷、杨静团队成功研发“全天候自愈合材料”。该材料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能在严寒、深海和强酸碱等极限条件下快速自愈合,有望成为机器人、深海探测器和极端条件下各类高科技设备的“超级电子皮肤”。相关成果已经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发表。

  • 海南日报:天津大学成功研发出“全天候”自愈合材料

    日前,该校张雷、杨静团队成功研发出“全天候”自愈合材料。该材料能在严寒、深海和强酸碱等极限条件下快速自愈合,有望成为机器人、深海探测器和极端条件下各类高科技设备的“超级电子皮肤”,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相关成果已经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发表

  • 天津教育报:天大发布建校125周年纪念活动公告——全球天大人携手筑小康

    日前,天津大学发布建校125周年纪念活动公告。天津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其前身北洋大学成立于1895年。今年,学校将以“家国情怀 天大担当”为主题开展校庆纪念活动,重点打造一个主题活动、建设一个云校庆平台。

  • 新华社:天津大学成功研发出“全天候”自愈合材料

    记者从天津大学了解到,日前,该校张雷、杨静团队成功研发出“全天候”自愈合材料。该材料能在严寒、深海和强酸碱等极限条件下快速自愈合,有望成为机器人、深海探测器和极端条件下各类高科技设备的“超级电子皮肤”,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相关成果已经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发表。

  • 人民日报:超级电子皮肤问世!天津大学研发“全天候”自愈合材料

    日前,天津大学张雷、杨静团队成功研发“全天候自愈合材料”。该材料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能在严寒、深海和强酸碱等极限条件下快速自愈合,有望成为机器人、深海探测器和极端条件下各类高科技设备的“超级电子皮肤”。相关成果已经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发表。

  • 经济日报:天津大学:超级电子皮肤“全天候”自愈

    日前,天津大学张雷、杨静团队成功研发“全天候自愈合材料”。该材料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能在严寒、深海和强酸碱等极限条件下快速自愈合,有望成为机器人、深海探测器和极端条件下各类高科技设备的“超级电子皮肤”。相关成果已经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发表。

  • 今晚报头版:张伯礼、王树新等天津5人获全国创新争先奖

    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奖励大会昨日在北京举行,本市共有5名科技工作者获奖。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章,天津大学王树新、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王黎明、南开大学陈军、天津科技大学程博闻4名科技工作者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 天津日报:天大产业扶贫结新果 让村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分红了!分红了!真的分红了!”在天津大学对口支援的国家级贫困县──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沙湾镇大寨村党群服务中心,拿到分红的贫困户你一言我一语分享着喜悦,脸上都是灿烂的笑容。原来,宕昌县沙湾镇白龙湾特色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2019年度入股分红大会在这里举行,全村86户贫困户获得入股分红资金139600元。脱贫攻坚的惠民好政策给村民带来的不仅是真金白银,更是脱贫的信心和决心。

  • 中国教育报:张立迁:高校莫忘自我增压

    近日,针对部分大学生存在“一入大学万事轻松”的消极观念,浑浑噩噩过日子、混文凭的不良现象,在全国两会上,有代表建议出台激励高校教师参与金课建设的指导性政策、高校自身进一步修订完善教师评价考核制度,为大学生增压。

  • 津云:【打开“津门”话发展】这场“大考”,听南开、交管、社区、学者揭秘身边正在改变的……

    https://www.app.tjyun.com/share/app/ve/app/jingnewswebshares.html?isdetail=0&newsId=050135768&jsonUrl=https%3A%2F%2Fstatic20.app.tjyun.com%2Fcms_news%2F050%2F135%2F050135768_11151edc.json&nat=0&ecAppId=44&appId=1b8b3255-58d4-4ba7-b0f7-9d136547eb38&platform=Androi

  • 【聚焦两会】科技日报:李家俊代表:科技教育双重赋能,精准推进“造血”扶贫

    “科技扶贫能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而教育扶贫则是管长远、管根本的治本之策。”5月21日,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接受采访时表示,天津大学正致力于通过科技扶贫、教育扶贫等多渠道,推进脱贫攻坚从“输血”向“造血”转变。

  • 中国经济导报:首条应用光纤传感技术的智慧供水管网落地山东临沂

    日前,天津大学-实康水务新旧动能转换联合研究中心本着集成资源、优势互补的合作理念,在前期光纤传感技术应用合作的基础上,成功实现在节水型城市、智慧水务领域的合作研发及科技成果转化,在山东省临沂市西部新城铺设了国内首条融合分布式光纤传感的输配水管线。

  • 【聚焦两会】中国教育报:扩招后如何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

    今年,研究生将扩招18.9万人,研究生整体招生规模也将突破百万,实现历史性飞跃。研究生扩招之后如何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和水平?记者就此对代表、委员和专家进行了采访。

  • 中国化工报:两会声音|化工园区准入、能耗指标管理、工程咨询“走出去”、推进“油头化尾”……听听代表委员怎么说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教授张水波:长期以来,我国工程界重视对外工程承包,工程咨询“走出去”意识淡薄。西方国家长期对国际咨询行业的垄断,也加重了我们进入这一高端行业的畏难情绪。

  • 第一财经:对话孙佑海:民法典将对每个人生活产生深刻影响

    天津大学法学院院长孙佑海今天(27日)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民法典使民事立法体系化,解决了法律之间的不协调问题。可以有效解决长期以来因采用单行立法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是严重地存在着各个单行法之间不协调、不一致甚至发生冲突的问题。

共11167条 首页上页1...506507508509510...745下页尾页 到第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