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重点大学。
无人机机群控制器,可将飞行控制规模从500架提升至3000架甚至更多,展现炫目的视觉效果;老人跌倒监测系统,能够在保证极高识别准确率的同时保持极低的误警率……24日,在首届“天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福州联合学院科技成果转化网上推介会”(以下简称“推介会”)上,近百项高科技成果亮相,引来不少关注。
7月26日上午11时,天津大学河南招生组组长倪雁冰做客“大河有高招”访谈直播间,为考生解读天津大学的招生政策,帮考生和家长支招志愿填报。“大河有高招”系列访谈由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豫视频主办,美景东望云朗、美景美地麟州协办,助力河南学子金榜题名。
作为我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建校125年的天津大学在师资力量、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上均居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成为众多河南学子向往的学府。今年高招期间,大河网联合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开启高招有“高招”系列访谈,7月26日,天津大学河南招生组组长倪雁冰受邀做客直播间,为考生详解该校今年的招生政策,并为考生填报志愿支招。
7月25日下午,天津大学海南校友会在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举行第二场“北洋话事”论坛。来自天津大学的校友蔡军、黄澎、卢传晓围绕着“自贸港与新基建”进行主题研讨和分享。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于1997年3月1日起施行,至今已23年有余,2018年进行了“微调”。日前,生态环境部表示,该部正在认真调研论证、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研究起草该法修订草案建议稿。近日,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天津大学法学院教授孙佑海接受民主与法制社记者专访,就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修改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大运河将迎来中外景观设计团队共同进行方案设计。记者今天(7月24日)从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获悉,北京城市副中心大运河沿线景观风貌设计方案征集活动有了新进展,3个优秀团队从57个团队中脱颖而出并入围。未来,运河上不但将恢复部分古码头,还将建立栈桥等滨水空间。
宕昌县是天津大学对口支援的国家级贫困县。2018年7月,天津大学“90后”青年教师冮皓被派驻到大寨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两年来,冮皓精心策划“金点子”,采取“真行动”,探索“新路子”,在大寨村奏响了脱贫攻坚的“青春之歌”。
为了鼓励更多优秀的青年学子投身医学,促进新医科建设,天津大学近日设立了“吴琦医学奖学金”。奖学金由天津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院院长吴琦教授捐赠设立,而吴琦教授的另一个身份是新冠肺炎市级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一号任务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深空探测迈出崭新的一步。
“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参与火星探测着陆科研的天津大学教授蒋明镜一遍又一遍地看着探测器升空的画面,由衷地祝福:“天问加油!落地一定要稳稳的。”
远程办公常态化催生云监工软件市场。近日一款名为Enaible的AI监工软件销售火爆,这种AI软件不仅可以盯着员工干活,还可以对员工的工作效率进行打分……
今天,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参与火星探测着陆科研的天津大学教授蒋明镜一遍又一遍地看着探测器升空的画面,由衷地祝福:“天问加油!落地一定要稳稳的。”
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参与火星探测着陆科研的天津大学教授蒋明镜一遍又一遍地看着探测器升空的画面,由衷地祝福:“‘天问’加油!落地一定要稳稳的。”
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参与火星探测着陆科研的天津大学教授蒋明镜一遍又一遍地看着探测器升空的画面,由衷地祝福:“天问加油!落地一定要稳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