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是我国第43个植树节。今天,天津大学组织近百名师生党员赴结对帮扶的天津市静海区付家村,捐赠并种下50棵精心培育的“天大海棠”。
今年春节,一张张字迹书写规整的“福”和“牛”字春联张贴在天津大学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里,这些春联并不寻常,都是出自脑电波操控的机械臂之“手”,是天津大学神经工程团队依靠脑—机接口技术,通过自主研发的“哪吒”多脑协控智臂系统完成的。
3月12日是我国第43个植树节。这一天,天津大学组织近百名师生党员赴结对帮扶的静海区付家村,捐赠并种下50棵精心培育的“天大海棠”,并为“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海棠大道——天津大学学生党员劳动教育示范项目”揭牌。
近日, 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函 [2021] 1号),天津大学申报的储能科学与工程、精细化工两个专业全部获准设置。
近期,我国对外投资规模在不断扩大,为民营企业走出去带来了重要机会。但我国对外投资仍然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如私募基金对外投资政策不明朗、跨境资金流通存在障碍等。为此,本报记者近日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张水波教授。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纵深发展,对外投资规模在不断扩大,对外投资企业的融资需求越来越大。除银行金融加大支持以外,私募基金作为股权投资,对于投资者而言,尤其是民营企业,增加了一种直接融资的渠道,必定加快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的增长需求。”说起我国企业境外投资的情况,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天津市委会副主委,天津大学教授张水波如是说。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天津市委主委,天津大学副校长张凤宝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时间银行”实际运行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主要体现在缺少政策支持和宣传推广力度,组织管理制度建设滞后,工作人员及志愿者能力难以适应服务对象需要,服务换算存在一定困难,信息化管理系统发展缓慢等方面。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天津市委员会委员,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刘昌俊认为,减少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与消费都与碳排放紧密关联,每一个人都能为减少碳排放做贡献。”
新学期伊始,由天津大学宣怀学院、教务处、校友总会、海棠基金共同打造的该校通识选修课《创业实战训练》正式开讲。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建议,要加强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的引进力度,让更多博士后等优秀年轻人落户天津。 李家俊的建议包括,一是天津要在国家战略科技布局中打好主动仗,争取更大作为;二是要将科技创新和天津企业、产业等优势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发挥好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作用;三是要加强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的引进力度,让更多博士后等优秀年轻人落户天津。天津大学要扎根天津大地,为全市发展、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副校长张凤宝认为,“着力培养‘对国家忠诚、对法治信仰、对业务专精’的涉外法律服务人才队伍,尤其要重点做好国别法与国际法并重的高端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布局。人社部会同教育部应将培养涉外律师人才纳入国家人才培养计划,鼓励并支持有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设立专门的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训基地。鼓励越来越多的中外律师事务所通过 ‘互派’或‘联营’的方式开展长效化业务合作,帮助我国优质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学习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医药卫生界教育界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时,强调要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各类人才。
天津大学教授张水波委员也称:“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应该是对人类产生什么影响,为社会带来什么进步。写论文应是科学研究中自然的结果和形式,通过写论文和同行进行交流共享的一个过程。” “评价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系统设计,上下协同,共同推进。”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代表向科技日报记者强调,具体实施则要有“抓”有“放”,抓顶层设计,放权多元评价。
“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守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张水波委员表示,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更好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更好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坚持正确方向,更好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对于达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先进纳米技术中心主任刘昌俊认为,加强碳中和科普宣传、提高民众参与度、提倡低碳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碳中和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与消费都同碳排放紧密关联,每一个人都能为减少碳排放作贡献。建议为民众算好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各种碳排放量,精准宣传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宣传表彰低碳生活典范,让低碳生活成为习惯。”刘昌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