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MEDIA FOCUS
  • 【两会声音】新华社:全国人大代表李家俊:做好三方面工作突破科技“卡脖子”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科技“卡脖子”的真正原因是基础研究没有跟上,国家现在对这一块已经非常重视。未来要突破科技“卡脖子”,还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首先是政府做好引导和规划,把“卡在哪”分析清楚;其次是鼓励产学研用结合,企业与科研机构形成优势互补;再次是国内行业企业带头使用国产技术成果,促进良性循环。李家俊说,各方共同努力,相信“卡脖子”的状况很快会改...

  • 中国新闻社:痛失翁丁之后谁来重建?学界专家相聚云端反思研讨

    冯骥才等学界专家反思研讨,以期全国传统村落属地的管理者有所启发。

  • 【两会声音】中国经济时报:张水波委员寄语建党百年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走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显示出巨大的纠偏能力与强大的生命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能使中国走向富强,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人民论坛:颜晓峰:科学把握三个“新”的相互关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2021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内在关联,将新征程的创造性战略擘画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是全面把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关键点,是在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的基本要求。

  • 【两会声音】央视新闻:《两会有声词典》第三篇:“十四五”规划建议里提到的逆周期调节是什么?

    逆周期调节,是指通过一些政策工具和措施,熨平经济运行中,过度的周期性波动,降低由此积累的系统性风险。通俗点儿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经济也会经历繁荣、衰退、萧条、复苏的周期性波动。那么,在经济学里“逆”周期,又是怎么个“逆”法儿呢?

  • 天津广播:痛失翁丁之后:最后的原始部落毁于火灾 学界专家相聚“云端”反思研讨

    辛丑牛年大年初三,被称为“最后原始部落”的云南省沧源县国家级传统村落翁丁古寨发生了建寨近400年来最为严重的火灾。

  • 今晚报:关注毁于火灾的云南翁丁古寨 冯骥才召集学界“云端”反思探讨

    今年农历正月初三,被称为“最后原始部落”的云南省沧源县国家级传统村落翁丁古寨发生了建寨近400年来最为严重的火灾,牵动了社会各界的心。6日下午,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特别举办了一场翁丁古寨何去何从——翁丁重建专题研讨会。

  • 中国文化报:老寨没了,翁丁非遗如何存续?

    距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角乡翁丁老寨失火已经过去20多天。因翁丁老寨特殊的文化意义,该事件在全国各界引起广泛关注,成为热议话题。火灾之后,翁丁老寨的非遗保护又该何去何从?

  • 【两会声音】天津新闻:李家俊: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 解决卡脖子问题

    两会声音丨全国人大代表李家俊: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 解决卡脖子问题。​

  • 天津日报:天大开讲创业实战训练课

    能让上市公司老总来学校讲课、接你到公司实地调研,还会边请你吃一顿营养大餐边讨论商业计划、经营理念……新学期伊始,由天津大学宣怀学院、教务处、校友总会、海棠基金共同打造的该校通识选修课《创业实战训练》正式开讲,这门“围着学生转”的创新创业课,一开讲就以创新的形式、丰富的内容成功吸睛,线上线下千余人听课、参与讨论。

  • 【两会声音】人民政协网:全国政协委员刘昌俊建议:重视解决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人才队伍结构性问题制约着我国基础研究的发展,也导致我国重大、引领性的原创基础研究成果产出不足,服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能力远远达不到预期。”针对我国基础研究人才队伍目前存在的一些结构性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刘昌俊调研后提出建议。

  • 【两会声音】中国教育报:刘昌俊委员:加快解决基础研究人才队伍的结构性问题

    “近年来,我国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特别是在基础研究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经建设起一批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基础研究基地。随着“双一流”建设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推进,我国基础研究正处于最好发展时期。但是,我国基础研究人才队伍还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制约着我国基础研究的发展,也导致我国重大、引领性的原创基础研究成果产出不足,服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能力没有达到预期。”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刘昌俊建议,应重视解决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 【两会声音】人民政协网:刘昌俊委员:调整临床医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

    “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科研型医学人才的主要方式,目前我国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但在临床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方面上存在着缺乏临床实践经验、培养平台资源条件不足等问题,需不断改进培养模式。”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全国政协委员刘昌俊呼吁,调整临床医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多培养具备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 【两会声音】中国化工报:全国政协委员刘昌俊:解决基础研究人才队伍结构性问题

    我国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特别是在基础研究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经建设起一批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基础研究基地。但是,我国基础研究人才队伍还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制约着我国基础研究的发展,也导致我国重大、引领性的原创基础研究成果产出不足,服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能力远达不到预期。为此,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刘昌俊于近日提出以下六方面建议。

  • 【两会声音】经济日报:全国政协委员张水波:多措并举稳定就业市场

    在一系列精准政策的实施下,2020年新增市场主体快速增长,创造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186万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的目标,充分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副主任张水波表示,在具体实现路径上,可从三个层面考虑。

共11024条 首页上页1...421422423424425...735下页尾页 到第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