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丨全国人大代表李家俊: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 解决卡脖子问题。
能让上市公司老总来学校讲课、接你到公司实地调研,还会边请你吃一顿营养大餐边讨论商业计划、经营理念……新学期伊始,由天津大学宣怀学院、教务处、校友总会、海棠基金共同打造的该校通识选修课《创业实战训练》正式开讲,这门“围着学生转”的创新创业课,一开讲就以创新的形式、丰富的内容成功吸睛,线上线下千余人听课、参与讨论。
“人才队伍结构性问题制约着我国基础研究的发展,也导致我国重大、引领性的原创基础研究成果产出不足,服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能力远远达不到预期。”针对我国基础研究人才队伍目前存在的一些结构性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刘昌俊调研后提出建议。
“近年来,我国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特别是在基础研究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经建设起一批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基础研究基地。随着“双一流”建设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推进,我国基础研究正处于最好发展时期。但是,我国基础研究人才队伍还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制约着我国基础研究的发展,也导致我国重大、引领性的原创基础研究成果产出不足,服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能力没有达到预期。”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刘昌俊建议,应重视解决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科研型医学人才的主要方式,目前我国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但在临床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方面上存在着缺乏临床实践经验、培养平台资源条件不足等问题,需不断改进培养模式。”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全国政协委员刘昌俊呼吁,调整临床医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多培养具备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我国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特别是在基础研究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经建设起一批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基础研究基地。但是,我国基础研究人才队伍还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制约着我国基础研究的发展,也导致我国重大、引领性的原创基础研究成果产出不足,服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能力远达不到预期。为此,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刘昌俊于近日提出以下六方面建议。
在一系列精准政策的实施下,2020年新增市场主体快速增长,创造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186万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的目标,充分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副主任张水波表示,在具体实现路径上,可从三个层面考虑。
上亿市场主体是中国经济活力的重要源泉。去年,面对历史罕见的冲击,国家围绕市场主体的急需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宏观政策,广大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应对疫情冲击中展现出坚强韧性,携手渡难关,保住了就业岗位,稳住了经济基本盘。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化工行业最关注《政府工作报告》里的哪些关键词?本文特集中刊发部分代表委员及业内人士的看法与观点,以飨读者。
3月8日,伴随着妇女节的到来,天津大学校园被一片暖意融融的“红色海洋”包围。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澎湃新闻记者从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新闻中心获悉,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刘昌俊提交了题为《应重视解决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存在的结构性问题》的大会发言。
眼下,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54亿人。如何养老,也成为今年两会的热点话题之一。
3月4日晚,课堂上有学生用手机拍摄到天津大学法学院院长孙佑海教授在脚踝三级骨折的情况下,坐轮椅来到教室坚持给学生授课的感人一幕。
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五唯”问题是困扰学生、教师和校长的顽瘴痼疾。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对如何解决这项顽瘴痼疾有着自己的思考,他认为,不破不立,先立后破,立是破“五唯”的关键。评价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系统设计,上下协同,共同推进。而具体实施则要有抓有放,抓顶层设计,放权多元评价。
3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要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教育系统引起热烈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