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宛如一颗嵌在渤海之滨的明珠,是中国工业文明的先驱者。近代中国从这里打开了工业眼界,从此进入蒸汽机时代。凭着克勤克俭、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天津在民族工业发展史上书写了诸多领风气之先之举,有着“近代百年看天津”之说。
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规模909万,同比增加35万。今年一季度以来国民经济呈持续稳定恢复态势,为稳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但疫情对就业的深层次影响仍在持续,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近日,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面向5762名全国各级在校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八成大学生认为现在就业难,超八成希望找对口专业工作,超三成大...
人民网天津5月31日电 近日,首届中国“天津智谷”龙舟赛暨海河教育园区大学生龙舟邀请赛在海河教育园举行。来自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海运职业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农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六所院校的龙舟队参加了本次邀请赛。本次比赛举办地位于“天津智谷”核心区、天津市绿色生态屏障的“绿芯”,是天津市津南区创新发展聚集区,蓝绿空间占比超过60%,风景秀丽,空气清新。竞赛项目为12人龙舟200米直道赛,执行中国龙舟...
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要更加重视青年人才培养,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技人才,稳定支持一批创新团队,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鼠标和手柄当作粉笔,整面墙大小的屏幕当作黑板,思政课上,师生借助虚拟仿真技术置身于19世纪的场景中,与马克思互动对话,见证《共产党宣言》的创作历程……在天津大学虚拟现实实验教学中心,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磊正在为学生讲思政课。
(马寅初经济学院供稿)“碳达峰”“碳中和”是今年的热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列为全年重点工作之一,并提出“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十四五”规划也将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列入其中。这说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仅是中国“十四五”期间的重点任务,也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主题。 在此背景下,各地政府积极响应,加快研究部署本地碳达峰、
在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华诞的日子里,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理论支持,5月29日,由天津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上海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承办的“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理论研讨会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举行。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浦东新区等30多个高校、科...
津云新闻讯:日前,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天津大学灾难医学研究院的科研团队研发了可穿戴生理信号监测和急救系统,通过使用光学传感器,可实时监测参赛选手的体温、脉搏、呼吸等生理信号,在科学技术层面解决了特殊环境下急救设备和急救手段缺乏的问题。目前,该系统已通过原理性验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体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一些极限运动也逐渐成为流行的大众健身运动方式。但...
2021年高考在即,为帮助广大考生家庭搭建一个权威的高考备考及高招咨询平台,央广网教育对2021高考前的备战及高招关键问题进行梳理,本期我们邀请到的是天津大学招生办公室老师——郑志翔。 天津大学,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强工”、“厚理”、“振文”、“兴医”多学科协调发展。在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中,天津大学14个一级学科进入A类,数量位居全国第四。化学工程与技术进入A+档,再次蝉联全国第1。对于高考备考,郑老师建议,考生审视自我、树立信心、决心,严以律己,超越自我,在奋发中求上进。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丰富党员群众的党史党建知识,增强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5月28日,青岛蓝谷管理局联合天津大学青岛海洋技术研究院举办“区域联动学党史,党建引领促发展”建党百年党史竞答活动。11:30,蓝谷管理局信仰墙广场吸引了众多前来参加党史竞答活动的人员,在信仰墙广场旁的走廊里,一条条题卡悬挂在火红的灯笼上。本次竞答题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涵盖了党建基础知识、中国共产党党史、青岛蓝谷知识、...
天津大学学生王文凯在与那个年代的同龄人“隔空对话”时,一次次被打动,“边看边听,感到热血沸腾”。他感慨,正是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奋斗,才让我们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天的年轻一代要传承革命前辈的精神,勇于奋斗、不负青春”。
909万,是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规模人数,比去年增加35万人。在此前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坦言,今年一季度以来,国民经济呈持续稳定恢复态势,为稳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但疫情对就业的深层次影响仍在继续,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天森智能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柔性可重构数字孪生智能生产单元作为产教融合的典型案例被列入到天津高校智能科技成果展台,其中凝结着天津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百余名研发人员多年的智慧和汗水,因为可实现虚拟场景与实体机床的交互,故名“数字孪生”。
据介绍,近年来,南开区坚持以创新为引领,围绕“创新南开”目标定位,推动理念、思路、方法、体制机制和社会治理等全方位全要素创新,与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大力推进启航湾创新产业区建设,聚集创新要素、促进成果转化、培育创新产业取得显著成效,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持续加快,创新资源集聚的优势,正在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南开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5月20日,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项目签约仪式举办,津南区作为分会场之一,签约7个重点项目,协议总投资额约6.3亿元。此次签约的7个重点项目分别为:培训及产业孵化基地,天大滨海工业研究院如米新材料生产,天津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