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MEDIA FOCUS
  • 北方网:津南人工智能研究院 铆足“虎”劲 起步争先

    作为津南区创新发展聚集区的重点企业,津南人工智能研究院瞄准智能算法,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研发、工程两大板块业务,为完成全年任务开好局、起好步。

  • 今晚报:四部新作描摹坚韧有趣的冯骥才

    2012年,冯骥才70岁时在北京举办了“四驾马车”个人纪念展,展示了在绘画、文学、文化遗产保护和教育四方面的成果。10年匆匆而过,他依然专注地做事、发声,向上走、往前行。即将在农历二月初九迎来80岁生日的他,以四部作品记述了“四驾马车”并驾齐驱的新成果,字里行间描摹出一个坚韧而有趣的灵魂。

  • 人民日报:传统文化 时代气韵(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纵横谈)

    四季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年是前一个四季更迭的结束,又是新一个四季更迭的开始。每当我们站在这个新旧交替的节点上,心中一定对新的一年、新的生活充满了向往、希望与期待,于是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心理——“年心理”。大到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小到家庭和美、身体康宁、生活富裕。这些向往在过年的时候一股脑地集中涌现,而且分外强烈、热烈、理想化。它用什么来表达?用文化。这个文化表达就是过年的民俗。

  • 光明日报:在城市更新中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作家冯骥才在描述对历史名城巴黎的观感时曾说,巴黎的卢浮宫、凯旋门和圣母院等,只是“历史的几个耀眼的顶级的象征”,而巴黎真正的历史感则表现在城中一片片的老街和老屋中,因为这些昔日的空间中有活生生的历史,有血有肉,生动而真实。

  • 文艺报:他用文学之光照亮大地遗产

    冯骥才的文学创作起步于改革开放之初的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然后迅速崛起,以他强劲的创作和轰动一时的小说,成为新时期中国文学的中坚力量。他的高频度、高水准的文学创作,使他成为当代文学绕不过去的存在。

  • 人民网:陆小华:为算法推荐发展树立法治路标

    2022年3月1日实施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作为第一个正式出台的规制算法推荐运用的部门规章,既是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的法律依据,又为推荐算法发展树立了法治路标。

  • 天津日报:铆足“虎”劲 起步争先

    津南人工智能研究院是天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的产业化项目,坐落于津南开发区智能创新中心大楼,研究领域涵盖天津电信科研算力云、5G生物存储等板块。

  • 贵阳日报:经开区七个项目获贵州省科学技术奖

    本次获奖的7个项目包括贵州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与贵州大学、天津大学实施的“高性能光/电微波信号产生与调控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贵州航天凯山石油仪器有限公司的“高压油气井液面智能测控技术”项目,贵州航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的“高可靠小型精密液浮陀螺制造技术产业化”项目,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微矩形连接器技术研究”项目,贵州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与相关单位实施的“航天核心关键元器件自主可控评价试验技术与应用”项目,以及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实施的两个项目。

  • 天津日报:让村民富“口袋”也富“脑袋”

    付家村农家书屋始建于2012年,2018年起,天津大学驻付家村帮扶组陆续向书屋捐赠了3000多册图书、期刊,并建立了天津大学银龄助学图书室,目前书屋拥有科技类、文化类、少儿类等藏书5120册,音像制品57种。

  • 今晚报:天大教师明东获成果转化奖

    日前,中国科协召开2022“科创中国”年度会议。会上为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获奖代表颁奖,天津大学明东等10位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优异业绩的青年科技人才受到表彰。

  • 中宏网┃张中祥 孟佳: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与投资者反应研究

    中宏网北京2月24日电 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张中祥院长与其指导的博士生孟佳合作的文章“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与投资者反应: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Corporate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Investor Response: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s Capital Market)在Elsev

  • 青马先声:学术争鸣||颜晓峰:深刻认识新时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和新的飞跃,是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思想和理论保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新的飞跃是在坚持"两个相结合"中实现的,是在回答重大时代课题中实现的,是在"十个明确"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实现的,是在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中实现的。

  • 津云:我市入选14个!教育部公布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

    教育部近日公布了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我市共计4所高校的14个虚拟教研室获批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其中课程(群)教学类8个、教学研究改革专题类4个、专业建设类2个。

  • 中新网:能愈合的“超级变色皮肤”诞生 天津大学团队研发新型智能材料

    新买的包包可以变换颜色,不小心刮破的衣服能像皮肤一样愈合,车漆剐蹭后浇点水就崭新如初……这些科幻电影般的场景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为现实。日前,天津大学封伟教授团队成功研发新型智能材料。这种新材料很“聪明”,不仅能变色,还有形状记忆和自愈合功能。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已当选为国际权威期刊《德国应用化学》封面文章。

  • 中国教育新闻网:天津大学“造冰”团队助力绿色冬奥

    在北京冬奥会上,美丽低碳的冬奥场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

共11097条 首页上页1...331332333334335...740下页尾页 到第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