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 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简称天大新传学院)迎来首届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作为全国目前仅有的将“新媒体”写在院名首位的新闻传播学院,首届新闻传播学硕士的入学,标志着天津大学加速探索文工交叉结合、迈入新闻传媒人才培养的快车道,开始奔向智媒时代。当天的开学典礼上,著名媒体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音指导敬一丹作为特邀嘉宾鼓励新生在新媒体时代一起创造未来。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今天15时为2023级第二届非遗学交叉学科硕士新生举行入学仪式,并发布非遗学学科建设的最新进展。该活动将首次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与关注非遗建设的各界人士进行分享。
“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六个必须坚持”的内容之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重要体现。深刻领悟自信自立的世界观方法论,对于我们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前不久,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公布,由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牵头完成的“新工科教育”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9月5日上午,天津大学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在双校区体育场同时举行。
付出远超常人的努力 “要做更多酷炫的事”
近日,“有相之道”泥人张世家作品展在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图书馆一楼开展。该展览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的支持下,由天津大学图书馆、天津泥人张美术馆举办。本次展览主题为“有相之道”,展出了泥人张创始人张明山等六代名家的作品共计38件(套),通过书籍、视频影像资料等形式,展示传承百余年的非遗瑰宝。
基于循环肿瘤细胞(CTC)的液体活检技术,能实现快速、便捷、无创、准确的癌症筛查和肿瘤信息分析。然而,当前最先进的低体温保存方法最多能将含有CTC的全血样本保存72小时。9月4日,记者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化工学院张雷教授、杨静副教授团队研发了一种全新两性离子微凝胶保存平台,可使含有CTC的全血样本保存超过一周。
9月5日上午,天津大学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在双校区体育场同时举行。12700余名级本科生、研究生新生正式开启大学生活新篇章。校领导、各学院学部领导、教师代表、辅导员及机关部处负责同志出席开学典礼。典礼由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韩庆华主持。典礼伊始,双校区师生齐唱国歌,高昂的歌声彰显天大人的家国情怀。
天大师生多年坚持暑假远赴云商乡村支教 十年时光见证“读书改变命运”
天津大学“新工科教育”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答好卓越工程师”培养时代问卷 让更多新时代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上午,天津大学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在双校区体育场同时举行。12700余名本科生、研究生新生正式开启大学生活新篇章。校领导、各学院学部领导、教师代表、辅导员及机关部处负责同志出席开学典礼。
9月5日,天津大学举行开学典礼,收到天津大学2023年001号录取通知书的新生吴文宇作为新生代表发言,他表示,要只争朝夕,青春奋斗,接过民族复兴的接力棒。
天津9月5日消息(记者韩雨晨)她会格外专注地倾听,微微一笑眼睛就会眯成一条缝儿;她说话时声音轻柔,尽管个别字词的发音并不完全标准——这是天津大学2023级新生王一同给人的第一印象。
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赛现场赛近日举行。经过激烈角逐,72个教师(团队)获一等奖,其中,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宋春风团队获新工科正高组一等奖,河北工业大学理学院汪大云团队获基础课程副高组一等奖,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杨晨团队获新工科副高组一等奖。